第六十八章 遇見

“這種事得找個能寫會算的人吧?”竇昭笑道,“狗剩只會寫自己的名字,我看還不如讓崔十三幫著伯彥打打下手,他不是在縣學裏讀書嗎?”

她知道,祖母不喜歡崔家的人沾上竇家的事,怕別人說崔家得寸進尺,占竇家的便宜。可相比趙良璧,崔十三更合適。

何況她今生決定不再嫁人,總得給崔十三找條出路吧!

祖母聽了,果然很猶豫。

竇啟俊是個十分靈活的人,腦筋一轉就明白過來,知道竇昭這是想擡舉崔家的人,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

“那就這樣好了。”他笑道,“還要麻煩四姑姑這兩天差個人把崔十三領到我那裏去。過了重陽節,我就要著手這件事了。”

竇昭笑著應了。

祖母再反對,就顯得小家子氣了。遂不再提這件事,大家說起去大方寺看日出的情景:“……半夜被鑼鼓聲驚醒,竟然有人帶了戲童在大殿前唱《韓蘄王》,我們和寺裏的師傅、香客一起觀看。天色發白時,又和那人一前一後到大方寺雙雁塔觀看日出。只是等我們下塔的時候,那人已不見蹤影。若是能結交一番就好了。”

竇啟俊非常的遺憾。

鄔善卻不以為然:“那人衣飾華美,攜童帶妓,我看不是什麽好路數,不認識也罷。”

竇啟俊卻道:“那人語言詼諧,談吐高雅,舉止灑脫,我看是個性情中人。”

“好了,好了,何必為一個不認識的人傷了和氣。”竇政昌出言相勸,笑道,“我們明天還去法源寺嗎?”

竇昭奇道:“你們去法源寺做什麽?”

竇政昌道:“法源寺裏有株百年的老桂,去年雷火被毀,聽說近日又生出新枝,我們想去看看。”

竇昭大笑:“前幾日伯彥當著我父親吹牛,說你們都在家懸梁刺股,原來是用來應付大人的?”

“前些日子的確是在家裏讀書。”鄔善忙道,“這幾天杜夫子出門訪友去了,放了我們七天的假,我們這才四處逛逛的。”

竇昭很羨慕。

祖母道:“那我們明天也去法源寺吧!”

“法源寺建在山頂,”鄔善忙道,“從山門到大殿有九百九十九級台階,您明天若是要去,我明天給您雇頂滑轎吧?”

“不用,不用。”祖母笑咪咪地道,“不過是九百九十九級台階罷了,我還爬得動。”

竇啟俊等人不免將信將疑,第二天還是叫了兩頂滑轎跟著。

竇昭跟著祖母一口氣爬到了山頂,鄔善幾個還在轉角處喘著粗氣。

她不由大笑。

如大珠小珠落玉盤般清脆悅耳的聲音讓含笑等在大殿前的圖印方丈也不由多看了竇昭兩眼。

旁邊就有人“咦”了一聲。

竇昭不禁循聲望去,頓時覺得眼前一亮。

不遠處的柏樹下站著個少年,大約十五、六歲的年紀,面如冠玉,一雙眸子又清又亮,穿了件青竹色遍地錦的直裰,頭上簪著白玉簪,腰間墜著荷包、玉佩、香囊、折扇等物,就那樣靜靜地站在那裏,風姿照人。

他身後還跟著兩個小童,都不過十二、三歲的年紀,卻均長得眉目清秀,透著股濃濃的書卷氣,讓人不敢輕視。

見竇昭望過來,他微笑著拱手行禮,氣度雍容。

竇昭不由微微地笑著朝他點了點頭。

祖母卻有些不悅。

圖印忙道:“昨天接到貴府的書信時這位公子已經歇下。”

言下之意是不好將人趕出去。

好在祖母並不是苛刻之人,笑著點了點頭,揭過不提,和竇昭站在一旁等著竇啟俊等人。

那位公子就問圖印方丈:“不知道那株枯枝重發的百年老桂在什麽地方?”

原來他也是來看那株桂樹的。

竇昭支了耳朵聆聽。

“就在大雄寶殿的後面。”圖印方丈笑道,“我這就讓人帶檀越過去。”

公子道了聲謝,和兩個童子跟著知客師傅去了後殿。

竇啟俊等人彎身扶腰地爬了上來。

“崔姨奶奶每天伺弄莊稼,我認輸。”竇德昌道,“可四妹妹每天不是坐在炕上繡花就是伏在書案前寫字,怎麽也爬這麽快?”

竇昭得意地笑:“你以為做針線、寫字就不用力氣?”心裏卻感激祖母每天拉著她走步。

竇德昌幾個當然不相信。

竇昭笑道:“那你們到底去不去看桂樹?剛才已經有人在我們前面去了大雄寶殿後面。”

“誰啊?”竇政昌幾個議論紛紛,“能和我們想到一塊去,可見也不是個俗人。不如邀了他一塊午膳。”

他們自帶了竇府廚娘做的素菜上山。

鄔善道:“還有四妹妹呢?”

眾人頓是氣餒。

竇昭也覺得有些敗興。

竇啟俊道:“四妹妹再跟著我們出來,不如打扮成小廝的模樣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