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無人傻(第3/4頁)

這話真是越說越不像樣子了,紀澄在仆從中人緣的確不錯,誰讓她有銀子呢。府裏的主子聞不慣銅臭味,可仆從卻都還指望著月銀養家娶媳婦,他們聞著銀子香,自然最給紀澄的面子。

紀澄也不點破蘇筠的話,哪怕蘇筠這樣針對她,於紀澄而言也不過只是小摩擦,不值得氣惱,今後大家還是要彼此應酬的,總要留一絲余地,“那好,我和蕁妹妹一同去,看看我這人緣到底管用不管用。”

紀澄和沈蕁一走,沈芫就拉了蘇筠到旁邊數落,“筠妹妹,你最近是怎麽了?說話做事都不如以前和氣了,虧得澄妹妹脾氣好,換個人早跟你翻臉了。”

蘇筠低頭不語,心想著翻臉就翻臉唄,紀澄慣會忽悠人,哄得沈芫也是一心向著她,連那最狠心的人對著她時也是有說有笑的,不像對自己總是冷冷淡淡的,她到底是哪裏不如紀澄啊?

沈芫嘆息一聲,也知道蘇筠那點子心思,大約就是“既生瑜,何生亮”吧。“你何苦刺澄妹妹呢,反而顯得自己狹隘了。她出身不如咱們,本來心裏就沒底,所以做人自然只能和氣,你我若是強硬點兒,下頭人只有服帖的分,可她呢?那些刺頭兒可會給她面子?她使銀子那也是沒辦法。”

蘇筠擡頭看著沈芫,也知道她說的是大實話,可有的人天生就像是對頭一樣,她和紀澄幾乎是同時到的沈家,又生得一般的好,下頭人時常拿她兩個作比較。沈芫她們是不知道,可蘇筠卻聽見好幾次那些人議論她和紀澄的。

每一次下頭人都說紀澄寬厚又大方,每回她屋裏的丫頭去廚房點吃食時,都會打賞銅錢,說起蘇筠來時就沒什麽好話了,總不出小氣之類的話。還有編排她和紀澄的穿衣打扮的,雖然紀澄向來打扮得都很清爽,可但凡是她用的,每一件都是精品,蘇筠的很多首飾都是上京之前舊物翻新的,這沈家的仆從眼睛多尖呐,就沒有什麽東西是他們瞧不出底細的。

如此種種都將蘇筠氣得心都絞痛,便是蘇家還沒沒落之前,那也是清流人家,詩書傳世,使喚銀子上頭的確不像紀澄那樣稱心如意。可便是這樣蘇筠也都還是沒和紀澄鬧生分,蘇筠也不在乎這些,但老太太說的話她就沒法不在乎了。

上次在素玉山,蘇筠一路都跟著老太太一起的,午晌休息時,她就睡在庵裏的廂房裏。那廂房和老太太住的廂房雖然用墻隔了,但橫梁之上卻是相通的,所以那邊說話,蘇筠也能聽到一二。

那日蘇筠睡得並不安穩,聽見隔壁老太太身邊的曹嬤嬤問,“我瞧著筠姑娘似乎不太樂意李家的親事,按說老太太你將筠姑娘留在府裏,又為了她的親事操心這個操心那個,就是想拉拔一下娘家人,筠姑娘才貌人品都沒得說,怎麽不將筠姑娘就長長久久地留在咱們府裏呢?”

蘇老夫人知道曹嬤嬤是老太太身邊第一人,在她身上沒少下功夫,曹嬤嬤也本著對主子沒什麽不利的心思,總是幫蘇筠說話。

蘇筠聽見曹嬤嬤的話時,心裏頓時一緊,簡直連呼吸都不敢了,只一手抓著自己的衣襟側耳去聽。

老太太沒接腔,只聽曹嬤嬤又說,“你老人家向來不是看中家世的人,你也瞧得出筠姑娘的那點心思,怎麽不肯成全了她呢?”

老太太這才道:“阿徹的親事我做不了主,他自己就是個主意大的,安和也未必能管得了他,至於筠丫頭,品貌自然是沒得挑,只是我看她不是那容得人的,若是說給了阿徹,今後必定成一對怨侶,何苦來哉。”

老太太的確看得很通透,若是蘇筠嫁給了沈徹,哪裏容得下他外頭那些個鶯鶯燕燕,只怕成日裏小兩口都要鬧騰。

“我眼瞧著,這一點上她倒比不上澄丫頭,澄丫頭是個真心寬的。”老太太贊道。連紀蘭和沈萃那裏,紀澄都處得十分融洽,沒有一味的忍讓,也沒有掐尖好勝,處處幫扶,可見心計十分不簡單,反而更適合她們這樣的人家。當然老太太說這話的時候,也絕沒有要將紀澄說給沈徹的意思,她可是受夠了紀蘭那德性了。

老太太只是純粹的比較紀澄和蘇筠而已。

但這話聽在蘇筠耳朵裏就不一樣啦,連老太太都看中紀澄,當時蘇筠就懵了。若非偷聽了這番話,讓蘇筠死了心,她也不會點頭同意和李家的親事的。

那李值對蘇筠倒是一見鐘情,生得也算秀氣,可有珠玉在前,蘇筠又哪裏看得上他。

蘇筠甩了甩頭,將這些滿腔的怨念都想甩了開去,拉住沈芫的手道:“姐姐說得對,是我狹隘了。”

聽這話,明顯就還賭著氣,沈芫也沒法子再勸了。

蘇筠拉著沈芫的手搖了搖,“好姐姐,是我錯了,我這就去給澄妹妹道歉去,咱們去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