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第2/3頁)

這是一句擲地有聲的承諾,在她仍在回味時他將她從腿上放下,臉上恢復了一本正經的表情,若無其事道:“我今夜有事要忙,便是過來也很晚了,明日天不亮就要出發,你和嬤嬤早些睡。”

傅蘭芽眸光一轉,見林嬤嬤正好出來,心中暗嘆,平煜簡直腦後長了眼睛,偏能將時機掐得這麽準。

心知他今夜恐怕已做了局,就為了趕在上路之前將最後一塊坦兒珠的來龍去脈弄明白,不便耽誤他,嗯了一聲,在他身後殷殷囑咐道:“路上太辛勞,若忙完了,早些歇息。”

平煜聽她話裏含著濃濃的依戀,心中一熱,含笑看她一眼,走到窗前,重又攀了窗出去。

陸子謙躺在床上,眼睛望著帳頂。

戰事一觸即發,京中如今想必已亂成一團,他卻因一路追隨傅蘭芽,未能及時趕回京城。

僥幸的是,父親並未在隨軍親征之列,不至於一把年紀遭受戰火之苦。

如今回京是斷不可能了,別說傅蘭芽仍未脫離險境,便是皇上如今被王令給哄騙得上了前線,他身為人臣,於公於私,都不能為了苟安而返回京城,只能一道趕往宣府。

只是一想起京中家人,他難免有些悵然。

離開京城時,表妹肚子裏已有了五個月的身孕,如今一月多過去,想必早已顯懷。

他雖不喜她,可她懷的畢竟是他的骨肉,此去宣府,前途未蔔,也不知他能否趕在她臨盆前順利回京。

一想到表妹粘絲糖一般的眼神,他心頭一陣起膩,皺著眉翻了個身,悵惘地想,若是傅蘭芽不那麽清冷決絕,待他有表妹一半的心意,他也不至於陷入到如今這等進退兩難的境地。

他本一門心思想救她,誰知半路殺出個平煜,因著這緣故,他遲遲未能下決心將所知的真相說出來。

可眼看要到宣府了,再不想法子救她,真等五塊坦兒珠集齊,傅蘭芽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而真到了那時,他再想救她,恐怕……就來不及了。

想到此處,他猶豫了片刻,探手入懷,摸了摸那塊硬物。

此物得來純屬意外,要不是五年前無心中救了一名叫做李伯雲的江湖俠客,他焉能知道一段二十年前驚心動魄的往事。

記得當時見到李伯雲時,此人已陷入昏迷,一身破破爛爛的衣裳,襤褸又憔悴,左手握著一柄長劍,而右手掌心……卻緊緊攫著一塊玄黑色的烙鐵似的物事。

救李伯雲回家時,他順手將那物納入己懷。

李伯雲醒來後,第一時間便是詢問那東西的下落,他坦蕩蕩將東西從懷中取出,交還予他。

李伯雲見狀,似是受了觸動,忽然長嘆一口氣,黯然說起自己不久於人世,不但不肯接過坦兒珠,反抖著手從隨身一個行囊中取出一本書,將兩樣東西一並托付給他。

他這才知道這位看上去面黃肌瘦的老者竟也曾是武林中享譽一時的豪傑。

見那書上畫著的似乎是塊地圖,他不知何意,心中疑惑,便要推拒。

李伯雲卻指著坦兒珠和那本書說:“這兩件物事甚為不祥,過去十五年,我為這東西所累,連家都不能回,好不容易勘破了這東西的玄妙,卻因當年受傷太重,藥石無醫,終究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如今想來,我所思所求不過是鏡花水月——一場空罷了,煩請公子將這兩樣找個妥當的地方丟棄,如果家人前來尋我,萬莫讓他們知道此物的存在。”

接下來幾日,李伯雲時睡時醒,在醒著的時候,斷斷續續向他吐露了一樁十五年前發生在夷疆的往事。

未過多久,洪震霆接了信,前來找尋李伯雲,李伯雲卻徹底陷入昏迷,沒來得及跟洪震霆見上面,便含恨而終。

他遵守承諾,未將坦兒珠之事告訴洪震霆。

可是在那之後,他便時常研究李伯雲留下來的這塊北元異寶,與此同時,還會仔細揣摩李伯雲耗費十五年心血畫出來的那副路線圖。

漸漸的,他將李伯雲未能講述完的剩下那部分真相拼湊完整。

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五年後,用作坦兒珠藥引之人竟會是傅蘭芽。

也因如此,在他無意中得到江湖人士都趕往雲南搶奪坦兒珠和傅蘭芽時,毫不猶豫地離京找尋傅蘭芽。

他將坦兒珠從懷中取出,舉高到眼前,借著銀霜般的月光細細打量。

對此物,他毫無貪念。

但自從知道此物跟傅蘭芽的生死掛鉤後,他再看此物時,感覺便完全不一樣了。

而且他也知道,離宣府越近,就意味著此物解密之地越近。

只要沿著李伯雲當年的線路去找尋,勘破坦兒珠的奧秘指日可待。

可是,他只要一想到王令偏在這時候慫恿皇帝親征,宣府淪為討伐瓦剌大軍的第一線,原本篤定的東西突然變得模糊不確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