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2/3頁)

只是——

他眼前掠過一張容光艷絕的臉龐,不知道傅冰那位如花似玉的小女兒得知自家一夜覆巢,心中會作何感想。

一想到那位嬌滴滴的小美人,王世釗便心癢難耐,第一次見到此女是兩年前,那時候新君尚未即位,叔父不過是東宮一位掌事太監。他來京城投奔叔父,在叔父打點之下,進了錦衣衛,因無武舉功名在身,不得不從最底層的小旗幹起。

而傅家作為先帝近臣,卻正是鮮花著錦之時。

不久之後嚴太傅生辰,朝中百官赴宴,連太子都親自登門為恩師祝壽,叔父有心提攜侄兒,暗中做了安排,攜他一同前往。

就是在那次筵席上,他見到了那位玲瓏剔透的傅小姐。彼時,她尚未及笄,卻已出落得蛾眉皓齒,被眾女簇擁在水榭中,意態悠閑地解著九連環,舉手投足間,仿佛有艷光流淌。

她談笑風生,聰明外露,如皓皓夜空中的一輪明月,在一眾貴女中,最為矚目。

此後他輾轉在叔父面前打聽她的一切,卻聽說她自小便與大學士陸晟長子訂親,只等出了母孝,便會嫁與陸公子為妻。

他聽了後,失望到齒酸,可也知道他與傅小姐直如雲泥之別,這等難得一見的美人,本就非他所能覬幸,雖不甘心,卻也不得不暫且按下念想。

不料時移勢易,短短兩年,太子繼位,叔父步步為營,成為權傾朝野的司禮監掌印大太監,而傅冰卻因為人傲慢,不為新君所喜,漸漸失勢。

更讓他快意的是,一月前,正當叔父和李士懋預備對傅冰發難之際,陸家那位跟傅小姐訂親的陸公子忽然酒後失德,玷汙了家中一位遠房表妹的清白,此事不知被誰傳揚出去,鬧得沸沸揚揚。

陸公子狼狽不堪,無法收場,不得不納了這位表妹為妾。

說起來,這等風流韻事於男子而言是為尋常,無傷大雅。誰知傅冰得知此事,勃然大怒。

因他時任都察院右僉都禦史,奉命巡撫雲南,身雖不能至,竟連夜去信京城陸府,斥責陸公子品行有瑕,不堪為良配,信中言辭激烈,半點不留情面。

原來傅冰疼愛女兒,擇婿為謹,早在兩家喜結秦晉之好時,便曾得過陸大學士替兒子許下的一句承諾——舉案齊眉,五年內若無所出,方可納妾。可眼下尚未過門,陸公子已然背諾,傅冰如何不怒。

傅冰以善辯聞名,陸大學士被傅冰信中的話逼問得下不來台,索性趁勢回了一封信,提出兩家解親。

傅冰明知陸家人於這等關頭鬧出此事,定然懷了別樣心腸,齒冷之下,依然義無反顧與陸家解了婚約,兩家關系就此墮入冰點。

如今傅家倒台,傅小姐失了陸家這步退路,當真是孤苦伶仃,被押入京之後,除了被罰沒教坊司,再無他途。

他嘴角勾起一個笑意,這樣一朵妍色正好的嬌花,若從此碾落塵泥,真真可惜可嘆……

眼下他已然升了錦衣衛同知,叔父又正炙手可熱,若要娶妻,傅小姐這樣的戴罪之身,自然已不是良配,但當作一件玩意似的贖了回家,收歸己用,倒也未嘗不可。

最讓人暢快的是,這回皇上點了他前往雲南罰沒傅家家產,押解傅家女眷進京。一路行來,不知多少便宜。

王世釗想著想著,胸膛湧出一股隱秘的快感,躍躍欲試,險些坐不住。

王令卻已在向劉百通細細打聽傅家家事,對傅冰女兒之事問得尤其仔細,末了,又追問當年傅夫人去逝時的詳情。

劉百通身為傅冰門生,以往時常在傅家走動,妻子也曾跟傅家後宅有來有往,對傅家之事知之甚詳,知道王令不容敷衍,不得不硬著頭皮將自己所知道的一一道明。

王世釗見叔父饒有興味的模樣,不由暗吃一驚,想起一樁陳年異聞,肚子裏同時冒出幾百個疑問,幾回欲言又止,瞥見叔父那張在燈光下愈發陰柔怪異的臉龐,又硬生生忍住。

王令聽得差不多了,揮手令劉百通噤聲,垂眸想了一會,忽然轉頭對王世釗笑道:“聽說傅冰對這個女兒疼愛有加,自小當作男兒來養,不但讓女兒隨她哥哥一道啟蒙,在雲南外放時,更親自教習女兒學問,除此之外,傅夫人非中原女子,在世時,聽說很會些旁門左道,你此次前去,莫見傅小姐年紀小便掉以輕心,若大意之下出了什麽岔子,差事辦砸了,叔父也不好向皇上交差。”

“侄兒省得。”王世釗聽出叔父口中嚴厲的警告意味,那種怪異的感覺更加明顯。

卻也不敢敷衍,起身應了。

“不過,”王令皮撣了撣衣袖上並不存在的灰塵,氣定神閑道,“托賴劉大人的福,傅家早已安插了咱們的內應,不怕那位傅小姐耍什麽花樣。”

劉百通訕訕然掏出帕子拭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