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第2/3頁)

杜氏擺了擺手,示意她不喝了,拿帕子擦著嘴角:“想當初阿音在夏家的時候,並不起眼。如今竟然有這樣的本事,還要二爺派人去求她。夏家被她逼到這般地步,恐怕要嵐兒親自回來才能解決了。”

“可不是。誰能想到素日裏悶聲不吭的少夫人竟然有這樣的魄力……”

楊嬤嬤話還沒完,就被進來的思香打斷了:“夫人,門外來了個人要見您。”

杜氏平常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更沒有與什麽人往來,聽到有人來找,十分意外。再聽到思香說那人的身份,幾乎一下子站了起來。崇義公蕭儉!她愣了片刻,緩緩閉上眼睛。該來的總還是會來的。

“將人請到石麟院的堂屋裏,我換身衣服就過去。”杜氏平靜地說道。

蕭儉跟著夏家的下人走進府邸裏。這府邸雖然比不過顯貴公卿之家,但也比普通百姓家裏好太多了。看來這麽多年,夏初嵐並沒有吃過什麽苦。他心中稍稍安定,到了石麟院的堂屋,看到壁上掛著字畫,都是前朝名家所書。

他派人查過夏柏盛,雖是商戶出身,平日卻愛買書看書,還收集了不少字畫古玩。夏家年輕的兩個男子,一個要考科舉,一個已經入了太學。

蕭儉停在一幅字前,凝神片刻。聽到身後的腳步聲,轉過頭去,見一名穿著真紅褙子,裹著裘衣的嫻靜婦人走進來。

杜氏看到眼前穿著玄衣的高大男子,器宇軒昂,氣勢不凡,連忙垂下目光行禮:“民婦見過崇義公。”

“夫人快請起。”蕭儉擡手,“我貿然到府上拜訪,情非得已。但我確有要事想詢問夫人,還望夫人不吝告知。”

杜氏讓堂上的下人都出去,要楊嬤嬤在外面守著,然後才淡淡地說道:“您是想問嵐兒的事吧?”既然蕭儉人都已經在這裏,必定明察暗訪過,有了幾分把握。她這個時候再隱瞞,便沒什麽必要了。

蕭儉也不跟她繞彎子,說道:“既然夫人知道我的來意,我就實話實說了。這塊玉佩,乃是我蕭家的傳家之寶。而畫上的女子,本是我的妻子。”他從袖中抽出一張紙遞了過去。杜氏展開,看到畫上正是和夏初嵐十分像的啞娘,還有她臨終前放在夏初嵐身上的玉佩。

杜氏合上紙說道:“恕我冒昧,您應當是有妻子的吧?還是當今皇後的妹妹。”夏初嵐問過崇義公府的事情以後,杜氏也派人打聽過,多少知道一些。

蕭儉面容凝重:“其中的內情十分復雜。我就想知道,她是否還在世?”

杜氏遺憾地搖了搖頭:“她生嵐兒的時候難產,撐著一口氣將她生下來,之後就離世了。”

蕭儉擡手按著額頭,心中苦澀難當。雖然早就知道這個結果,但他還是抱著一線希望,希望能再見她一面。可終究是妄想。

他平復了一下心緒才說道:“夫人能告訴我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嗎?”

杜氏點了點頭,慢慢道來。

當年夏柏盛看到了海上貿易的商機,嘗試著乘船出海。可船到了海上沒多久便被巨浪打翻了。夏柏盛趴在浮木上飄到一個小漁村,被一個貌美的村婦所救。那個村婦就是啞娘。啞娘不會說話,悉心照顧夏柏盛,直到他康復。

夏柏盛感激她的救命之恩,想用重金報答她的恩情,可是啞娘分文不取。

後來夏柏盛又在附近的城池籌備新的商船,抽空去探望啞娘,這才發現啞娘已經懷有身孕。村民們說啞娘也是從海上救回來的,並不知道她的來歷。漁村的條件實在太艱苦,啞娘的身體又不好,夏柏盛便做主將她接到城裏,還去夏家將杜氏接來照顧她。

生產的時候果然十分兇險,啞娘拼盡全力才將孩子生下來。她知道自己不久於人世,便將隨身的玉佩塞進了繈褓裏,托夏柏盛夫婦照顧孩子。夏柏盛問她給孩子起什麽名字,她想了想,在夏柏盛的手心寫下“嵐”字,然後便離世了。

夏家嫡出的孩子取名按照輩分,這一輩的女孩是要在名字裏加個“初”字,所以夏柏盛就將孩子取名為夏初嵐。

蕭儉聽完,久久沒有說話。依照杜氏描述的時間推斷,夏初嵐確是他的親生女兒無疑。他這個做爹的,十七年了,竟不知道自己還有個女兒流落在民間。

杜氏說道:“我看啞娘讀書識字,氣質溫婉高貴,不像是漁村出身的。但她從來沒有跟我們說起自己的過去。我跟夫君猜想,她大概不願提起吧。她是天生不會說話嗎?”

“她原本會說話……無論如何,你和夏先生幫我撫養女兒十七年,視若己出。大恩大德無以為報。以後夏家只要用得著我蕭家的地方,盡管開口。”蕭儉說道。

杜氏擺手道:“啞娘救我夫在先,我們做的這些不算什麽。而且嵐兒她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歡樂。這些年一個人撐起夏家,更是不易。說起來,是我們夏家欠她更多,所以談不上大恩大德。只是令公,有幾句話,我不知當講不當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