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第2/2頁)

“不會太苦的。”顧行簡笑著揉了揉她的頭,拿起錦盒走出去了。他將玉佩的圖紙畫下來,送去讓宮中秘書閣的人查閱典籍,若是記載在冊的東西,應該很快就會有結果。

都人在十二月二十四日祭灶,從這一天開始,就正式進入節年了,直到上元節結束。祭灶的風俗各地不已,臨安保留著很多南渡以前汴京的風俗,將灶君稱為灶馬,貼灶馬於灶頭,然後燒紙錢,供奉甜粥,糖瓜和麥芽糖。

據說灶君記錄人間的善惡,每年這一日會上天庭向天君稟報在人間各家的所見所聞,百姓為了收買他,讓他說好話或者開不了口告狀,才給他供又黏又甜的東西。

以前相府的祭灶都是由南伯負責的,顧行簡幾乎不管。但今年他卻很認真地燒紙錢,還拉著夏初嵐一起。夏初嵐看他燒得十分認真,不像是開玩笑的模樣,清瘦的面龐在火光裏顯得特別虔誠。

南伯在旁邊念念有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平安。”

夏初嵐是不相信有鬼神的,但祭灶的風俗在後世仍然延續,想必這也是世人的一種精神寄托吧。

***

崇義公府,祭灶過後,吳氏讓人將酒送到蕭儉的書房去。蕭儉正跟蕭昱談論揚州的案子。蕭昱道:“沒想到皇上如此輕易地放過了賬冊上的人,吳致文也逃過一劫。”

蕭儉靠在椅背上,英俊的臉龐,如刀削一般,比蕭昱更多添了幾分成熟穩重:“若不是顧行簡先一步將魏瞻手裏的暗賬抄走,吳家不可能全身而退。顧行簡的確十分狡猾,他將前後的事都打算好了,那魏瞻如今下落不明,皇上僅僅憑一頁賬冊,也不能隨便動皇後的母族。”

“對了父親,皇上要顧行簡在開春之時,去興元府幫普安郡王處理銅錢流失的案子。”

蕭儉沉默地看著花架上擺的幾盆水仙,說道:“有顧行簡在,你我行事均需小心。他們君臣之間的信任和默契是多年累積的,也不可能輕易打破。至於恩平郡王,他既然有意示好,你也給些善意的回應,記住點到為止。”

蕭昱應是,又說道:“可惜碧靈不懂事,她若是肯嫁給恩平郡王,恩平郡王便可掌握在我們手中。”

蕭儉搖了搖頭:“昱兒,你以為皇上會讓趙氏皇位的繼承人成為我們蕭家的乘龍快婿?將鳳子鳴調任紹興,便是讓他有更多的機會能夠接觸碧靈。他將皇城司交給你,名為器重,讓你替他做事,實際上也讓你得罪盡滿朝文武,不給我們與百官親近的機會。這皇位雖然是意外落在他頭上的,但他可一點都不糊塗。”

蕭昱這些年,一直被排斥在朝堂之外,淪為了皇帝的犬牙,看著風光,卻裏外不是人。他只能對皇帝表示服從,尊敬,不敢流露出絲毫的不滿,否則會讓皇帝對他們家更忌憚。

這江山,本就是蕭氏的先祖打下來的。是被趙家奪去,而後表面上說要善待蕭家後人,可實際上,蕭氏的後人早就所剩無幾。

蕭家人若不學會自保,恐怕早就死光了。

“令公,公子,夫人要奴婢拿祭灶的酒過來,給二位飲用。”

蕭儉看了蕭昱一眼,蕭昱便出去將酒端了進來。蕭儉一邊倒酒一邊說:“你母親最近在做什麽?她前幾日好像出門去了趟相府?”

蕭昱搖頭表示不知。父親和母親的關系一直很冷淡,兩個人都不住在一個院子裏。據說父親身邊只有過一個姬妾,是母親的人,但她生下碧靈之後就死了,碧靈便被母親養在身邊。那之後,父親枕邊便再沒有旁人了。

蕭儉似乎不想多提關於吳氏的事情,揮手讓蕭昱出去了。

等蕭昱走了,蕭儉推開多寶閣上的一個花瓶,多寶閣一轉,裏面還有另外一個空間。他走進去,墻上掛著一副畫像,畫像前面擺著香案,放著供品和香爐。

他點了三炷香,然後望著那幅畫像出神。

畫像上的女子身姿窈窕,氣質出塵,五官精致,十分貌美。吳氏姐妹的姿色才情跟她一比,算得了什麽?只不過她一直被他養在別院裏,無人知道罷了。

他們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他好不容易等她長大,將她擁入懷中,她才應該是他的妻!

“倩兒……”蕭儉伸出手,撫摸著畫像上的人,“你放心,昱兒十分出色,蕭家的一切都會由他繼承。只可惜你沒給我留下個像你的女兒,這樣我也能聊以慰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