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第2/3頁)

到了夏日,都人也愛到西湖納涼。搖一葉小舟,燒一壺好茶,或邀親朋好友,或攜佳人美眷,於垂柳密林之處,撐一杆魚竿垂釣,或是鋪設竹席閑坐交談,直至明月當空乃還。

岸邊各色攤販,諸如果蔬,羹酒,時花,畫扇,珠翠等物,沿途叫賣。都人往來其中,成群結伴,歡聲笑語。湖上的畫舫也不少,歌妓在裝飾有珠簾的畫舫裏,撥弦而歌,似能傳出數裏,岸邊的百姓紛紛拍手叫好。

夏初嵐扶著思安下了轎子,跟著嬤嬤往湖邊走。往來行人,不論男女,看到一個明艷照人的姑娘,都免不得多看幾眼。

到了湖邊,看到那裏停著一輛漂亮的大舫,兩邊各一排紅色的格子窗,四檐掛著鈴鐸。崇明帶著幾個守衛將來往的百姓擋在數步開外,嬤嬤上前與他說了幾句,崇明向夏初嵐點頭致意。

崇明在這裏,那麽他……夏初嵐一震,下意識地往船上看了眼,離得有些遠,看得不太清楚,只見到依稀有個人影。

“不是二夫人叫姑娘來的嗎?”思安疑惑地問道。

嬤嬤返回來,笑著說道:“二夫人和二爺在另一條船上,船已經到湖中去了。還請姑娘上這條船,有位貴人在上面等您。”嬤嬤口氣間說得有些曖昧,一聽就知道怎麽回事。嬤嬤心想,這位姑娘也不知道上輩子修了什麽福氣,居然能與宰相同船。這是多少女子夢寐以求的。

夏初嵐沒想到這個人現在居然會借著秦蘿的名義來約她了。不過三叔三嬸還不知道他們的事,用秦蘿的名義,確實比較方便。既然她人都來了,也沒什麽好怕的,他總不會把她吃了。

思安把夏初嵐扶上船,自己卻沒有上去。連崇明都留在岸邊,她上去了反而會顯得很礙事。而且她對宰相莫名地放心,謙謙君子,肯定不會做什麽的。

夏初嵐走在甲板上,沒有覺得晃,反而十分平穩。她慢慢走到船艙口,能看到裏面擺放的桌椅和屏風,還有帷幄,如小戶人家的廳堂一般考究。顧行簡坐在桌後,一身青布長衫,仿佛又變成了那個在紹興偶遇的教書先生。如春風細雨,溫潤人心。

他擡頭看到她,目光停駐。當真是年輕貌美,宛若芙蓉,清麗風姿。當年的莫淩薇,又哪裏能比得過她?他原以為天下女子大都相同,只是沒有遇到讓自己心動的那一個。他收回目光,輕輕笑了下,開口提醒:“你打算站在外面多久?”

夏初嵐只能走進去,特意挑了他對面的位置坐下來。他身旁其實有個位置,但她是不敢坐的。她看到他的右手放在腿上,沒有綁著紗布了,便問道:“您的傷都好了?”

“好得差不多了,只是右手還沒什麽力氣。”顧行簡先遞了濕的手巾給她擦手,問道,“你想喝熱茶,還是放涼一些的?”

“放涼一些的。”夏初嵐自然地回道。

他便伸手將左邊的茶碗拿起來,夏初嵐怕他的手還不靈活,就伸出雙手去接:“我自己來。”匆忙間摸到了他的手背,想收回來,卻被他反握住:“還在為上次的事生氣?”

“我沒有生氣。”她很快地回道。被他親了一下而已,只是有點不知所措,怎麽可能因此生氣。

顧行簡一笑,總算把她的手放開了。其實他還想多握一會兒,怕她又害羞了。

船逐漸到了湖心,湖光山色,水波瀲灩。兩岸的柳樹倒映在半透明的湖水中,荷花隨處可見。柳汀花塢,一碧萬頃。遠處山巒起伏,山色空蒙,有寶塔聳立其間。

夏初嵐觀賞窗外景色,感嘆道:“西湖景色果然名不虛傳。”

“汴京曾有一座金明池,風景也十分秀麗,可惜毀於金人的一把大火。”顧行簡說道。

夏初嵐轉頭看他,他的神色很清冷,眼睛看向窗外,似乎陷入了沉重的回憶中。其實那夜他問她是戰是和的時候,她並沒有想到他就是顧行簡,才有感而發說了那番話。如今想來,這人表面上是主和派,與金人交好,其實骨子裏好像不怎麽喜歡金人。

“您已經做的很好了。”她輕聲安慰道。

顧行簡聽到她這麽說,柔和地看著她。那夜在橋上她說的每一句話,他至今都還記得。她似乎能看懂他,猶如他一個人在茫茫大霧裏走了那麽久,忽然一道光束照在了心上。他怎能不為之動容?

“今日找你來,是有件事想同你商量。我母親逼我議親,否則就絕食。你願意和我回家一趟麽?”

夏初嵐一愣,去顧家見他的家人?這便是要正式公布他們兩人的關系了。她低頭沉思,這顧老夫人怎麽這樣?孝道對於官員來說,可是一頂大山。這不孝的罪名壓下來,別說他是宰相,就連皇帝都擔當不起。更何況當今的皇帝還是個大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