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第2/2頁)

她在夏家,沒有夫君的憐顧,只能投靠婆母,對韓氏言聽計從。

少頃,夏初嵐從小門走進來,思安跟在後面。她穿著湖藍的襦裙,上襦比裙子顏色深些,頭發散下來,只在腦後抓了個髻,插著一根碧玉簪子。整個人顯得十分清雅秀致,蕭音幾乎看晃了神。

夏初嵐坐下來問道:“二嬸和大嫂過來,所為何事?”

“是這樣。阿音進門,也算是夏家的長孫媳婦,理應幫著打點家裏。”韓氏清了清嗓子,“娘的意思是家裏生意越做越大,你還得管著采辦,庫房和賬房三處,太辛苦。不如把采辦的事情交給阿音,鍛煉鍛煉她。她有什麽不會的,我也能從旁指點。”

采辦就是購買每日家裏所需的物品,諸如柴米油鹽,還有換季要買的布料,冰塊,炭火這些,油水很多。韓氏這人看著厲害,實則是個空架子,底下的人偷懶耍滑,她都看不出來,只要給她點甜頭好處,也就能蒙混過去了。

韓氏見夏初嵐不說話,柳眉倒豎:“真是娘的意思。你若不信,可以去北院問問。而且阿音在家裏也學過管家的。”說完給了蕭音一個眼神。

蕭音連忙上前,輕聲道:“三妹管著裏外確實辛苦,我也是夏家的人,想幫著分擔一些。你不妨交給我做一陣子,若覺得我做不好,可以再收回去。”

夏初嵐雖然不喜歡韓氏,對蕭音卻沒什麽意見。想起夏柏盛在的時候,老夫人和韓氏曾想過要把蕭家這門親事給退掉。若不把采辦的權力交給蕭音,恐怕她在夏家更是舉步維艱了。

正好夏衍要準備補試,夏初嵐想將手中的事放一放,陪他去臨安。便叫思安去把負責采辦的王三娘給叫過來了。

王三娘三十幾歲,眉清目秀。丈夫是船工,三年前跟夏柏盛一起在海上遇難了。夏初嵐看她孤兒寡母的可憐,就把她收入府中做事。沒想到這王三娘辦事細致,思路清楚,很快就坐到了管事的位置。

“這是少夫人,以後她來管府中的采辦。有事你直接去含英院稟報,不用再到我這裏來了。”夏初嵐吩咐道。

王三娘是個下人,東家說什麽便是什麽,也沒有她置喙的余地。好在少夫人看起來也是個明事理的人,她就想安安生生地呆在夏家,也不想招惹什麽是非。

韓氏總算心滿意足地走了。思安扁著嘴道:“姑娘何必真的把采辦的權力交出去?二夫人也不知道安的什麽心,居然把老夫人給搬出來了。”

“你以為我是被她嚇住了?我是看大嫂在這個家裏不容易。”夏初嵐淡淡一笑,“我少點事也能輕松些。”

思安扶著夏初嵐的手臂說:“奴婢聽含英院的小姐妹說少夫人好像不怎麽討大公子的歡心,大公子白日都是自己關在書房裏,連茶水都不讓她進去送。是怪可憐的。”

夏初嵐知道當初夏家要退親時,蕭家還特意派了人過來勸說。想必蕭家還指望著借蕭音這門親事,給自己的家族帶來一些好處。蕭音對自己的處境應該也很清楚。她能幫得不多,剩下的要看她自己了。

稍後,府衙差人送來消息。明日宋大人在永興茶坊請眾人喝茶。當然喝茶只是個由頭,就是要他們去捐錢。

夏初嵐早就知道了此事,並不覺得意外,回了府衙的人明日必定會到。

趙嬤嬤端來補氣血的補湯,放在夏初嵐的手邊,想著還是問問顧五的事情:“姑娘,聽思安說您昨夜去見一位叫顧五的先生了?您和他……”

夏初嵐端起湯盅,搖頭道:“我們沒什麽。昨日在顧二爺那處,是他幫我看的病,又幫我修好了書。昨夜只是帶他逛了逛夜市,算作還恩情了。你叫庫房準備些禮品,改日送到顧二爺的住處去。”

趙嬤嬤看夏初嵐的神色平淡,的確不像有什麽,也就放下心來。顧五這個名字一聽就是化名,又不是公侯將相,微服私訪,與人相交都不敢用真名,又能有幾分真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