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第2/2頁)

多一個人,總會安心些。

倒不是怕李隆基會公然做什麽,只是不知會發生什麽,心頭總有些惴惴不安。

李隆基只派來一個內侍,另一個提著燈籠的卻是伺候太平多年的婢女,那老婢女見我和沈秋出,忙上前行禮道:“王妃,”待起身後,才用幾不可聞的聲音道,“公主已離開三陽宮,命奴婢在此隨侍王妃。”我詫異看了她一眼,笑道:“起來吧。”

太平走了?何時走的?

聽她這話,剛才壓下的不安,又一湧而上。

李隆基住在禦苑的南處,緊鄰著山林。我和沈秋乘車而去,待到下車時,才見宮門內外兩列親兵分立,肅穆森嚴,四下裏安靜的有些過分,沒有半分喜氣。

我定了定心神,快步入內,直到入了房才見到幾個女婢。眾躬身行禮,李隆基似乎聽見了聲響,慢步而出,神色疲倦:“永安。”我頷首,道:“母子平安?”李隆基頷首,道:“母子平安,只是不足月產子,終歸是傷身,裏處幾位禦醫正在替她們診脈。”

我靜看著他,看不出任何不妥之處,漸疑惑難道是我多心了?沈秋恰自我身後走出,躬身道:“郡王若不嫌,小人願為夫人診一診脈,開些調養身子的藥。”李隆基看見沈秋,微有些錯愕,轉瞬又了然一笑,頷首道:“有勞了。”

沈秋這才直起身,坦然入內。

李隆基揮去了外堂一眾婢女,忽而問道:“永安,你是不是在來的路上還在懷疑我?”我啞然看他,沒想到他竟問的如此直接,略一沉吟道:“是,我怕你以趙姬為借口,去做些什麽,可想了很久,也不明白你讓我來有何目的。”

他一瞬不瞬看著我,似乎有很多話要說,我避開他的視線,接著道:“你讓人來請我,以喜得麟兒為借口,於情於理,我都不能拒絕。可如今來了,卻又不急著讓我入內見她……”他忽然笑了聲,啞聲道:“我只是想見你,單獨和你說些話。”

我愕然看他:“所以,你當真是騙我?”可又為何讓沈秋入內查看?

他搖頭:“我沒騙你,趙姬是早產。”我越發不懂他的意思,他又上前兩步,眸色轉柔:“自李重俊宮變,陛下早已忌憚我們幾個兄弟,如今三年已過,多大的疑心也淡了。試想,今日本王喜得麟兒,陛下又怎會阻攔我暫返長安,讓父王看看這大難不死的孫兒?”

一句話,如聞驚雷,我緊盯著他,不敢置信道:“所以你為了回長安,有意催產?”他沉默不語,竟沒有否認。

我看著燈燭下他的臉,清俊依舊,那雙微微眯起來的眸子,恍若當年的皇姑祖母,那個為了皇權可以微笑著斬殺子孫的人。他的話已經很明白,要用兒子為借口,重新踏上長安的土地,可是為什麽不能再等三個月?

念及至此,我像是抓到了什麽,可是終究是一閃而逝。

心中又是不甘置信,又是心痛他如此殘忍,平復了很久才出聲道:“李隆基,你身邊女人都待你一心一意,可她們對你來說,究竟是什麽?”王寰當年的小產,他尚還是無意,而如今隨著權柄在握,他卻已漸拿這個當作了計策。

“身為我的妻妾,自然與我一損俱損,一榮俱榮,”他背著燈燭,眼中沉的有些嚇人,“這也是趙姬的主意,我已應承她,倘若拿得天下,她這個早產的兒子就是東宮太子。”我怔怔看他,這麽多年我唯一學不會的,就是他口中的這些是是非非。

方才還在為趙姬心痛,此時卻只覺得可笑。

或許對於一個舞妓出身的女人,能讓骨肉有機會入主東宮,那是十世難修的機緣。可對於我們這些自幼在大明宮中長大,眼見著一樁樁冤案,一具具屍體橫陳在帝位之前,這又怎會是什麽福氣?

我只覺得累,避開他的視線,道:“不過再等三月,你何須如此急功近利。”

“三月?怕是三日都不能等了,”李隆基微微一笑,道:“婉兒已來了信,宮中不日就要有大變故,我們這些李家皇族怎麽能袖手不管?若是錯過了好戲,這麽多年的心血豈不白費?”

婉兒?我心跳的越來越慢,忽然有些喘不過氣。

為什麽是婉兒告訴他?宮中會有什麽變故?看他的樣子似乎早有安排,可成器為什麽卻不知道?還是他根本就知道,但卻為了和突厥的大戰,有意忽視了?

紛亂的思緒如潮上湧,我一時有些不知所措。

他握住我的手腕:“永安,隨我回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