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第2/2頁)

“永安,繼續念。”皇上忽地看我。

我忙拿起最後一個奏章,打開先掃了一眼,立刻如被人抽了周身之力,狄仁傑,是狄仁傑謀反的奏章!我手捏著奏章,深吸口氣想念,卻不敢出聲。

“永安?”皇上催促地喚了我一聲。

殿內諸人本是笑著,見我如此卻都覺有異,不禁皆是色變。

“臣,臣,”我腦中翻卷的都是上元節那句話,還有殿前李成器和狄仁傑所說的,竟覺得眼前字皆模糊,不敢再念下去,忙跪地,道:“此奏章事關重大,永安,永安不敢念。”

皇姑祖母仍舊笑著看我,道:“此案朕已知情,你但念無妨。”

我不敢擡頭,將奏章舉過頭頂,不敢再出聲。皇姑祖母知道這奏章的內容,竟還讓我當眾念,究竟是何意?我來不及深想,已是周身冷汗,努力壓制自己的情緒才能讓手不再顫抖。

終於,皇姑祖母伸手拿過奏章,隨意放在了桌上,道:“起來吧。”我忙起身垂頭立著,就聽見她又道:“今日拿這奏章,就是為了聽聽你們的想法。這是來俊臣奏同平章事任知古、狄仁傑、裴行本、司禮卿崔宣禮、前文昌左丞盧獻、禦史中丞魏元忠、潞州刺史李嗣真謀反的奏章。”

李成器、李成義和李隆基一聽,立刻起身靜聽,臉上均是震驚異常。

皇姑祖母掃過三人一眼,對李成器道:“成器,此事你如何看?”

李成器沉吟片刻,道:“孫兒並未見奏章,不敢妄言。”皇上拿起奏章,道:“細細看吧。”李成器躬身接過奏章,細細看著,殿內靜如無人一般,無人敢動上半分。

不過短短時間,我已覺背脊盡濕,連呼吸都覺得吃力氣來。

他收起奏章,躬身放在台上,恭敬道:“依皇祖母先前的赦令,凡謀反者,一問即認罪者可免一死。如今狄仁傑既已認罪,孫兒以為可從寬免去一死。但謀反一罪事關重大,必要詳加審問,不可姑息一人,亦不能冤枉一人。”

難怪,他那日會囑狄仁傑認罪,我竟沒想到皇上有此赦令。

他雖說得有禮有節,但卻是在為狄仁傑保命,此種意思任誰都能聽出。我緊攥著手,偷見皇姑祖母的臉色,不辨喜怒,連眼神亦是沉隱著。

“來俊臣的奏章你都看完了?”

李成器恭敬回道:“孫兒都看完了。”

皇上頷首,道:“除了朕剛才說的人,來俊臣還提到了誰?”李成器默了片刻,平聲道:“除以上諸人,來俊臣還懷疑孫兒參與此事。”

恍如巨石砸下,轟然一聲巨響,我腦中已盡是空白,只猛地擡頭看他。他仍神色泰然地直身立著,眼中坦然平淡。

皇上看他,緩聲道:“你可知牽涉謀反一事,朕從不姑息,到此時你還要為狄仁傑說話嗎?”李成器緩緩跪下,直身回道:“無論是何人,牽涉到謀反一事均要詳加審訊,皇祖母若認為孫兒需如此證明清白,孫兒自請入獄待查。只是此奏章上涉及諸人,皇祖母僅問狄仁傑一人,而孫兒也僅是對狄仁傑一人而發此言論。”

他話音未落,身側李成義與李隆基已砰然下跪,道:“請皇祖母名查,大哥絕無謀反之心!”

他二人這一跪,殿內眾人皆倉皇下跪,頭抵地不敢出聲。

大明宮中曾有皇子謀反,亦是流放處死,何況他一個皇孫。我跪在地上,不敢想象此事竟能牽扯到他,更不敢去想之後的結果。只覺喉中鼻端酸澀上湧,眼前已是一片白霧。

皇上冷冷看著眾人,沉默了良久,才道:“你既要自證清白——”她說了半句,略頓了一頓,似乎有些猶豫。我心頭頓時如刀剜一般刺痛難忍,竟不知死活地磕了個頭,搶言道:“永安郡王乃是皇孫,若是與謀逆之臣同刑審理有辱皇家威嚴,請皇姑祖母三思。”

這一言後,我頭抵地面不敢再有任何話。

我不知道我為什麽敢說此話,亦不知會有什麽後果。

殿內又陷入了沉寂,只剩下火盆中輕微的噗呲聲響。我緊閉著雙眼,等著皇姑祖母的暴怒,等著一切想到的和想不到的責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