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二六六章(第2/3頁)

“是!”

朱昱深又想了想:“金吾衛從前有個常跟在十三身邊,極得十三與左謙信任的小統領,叫——”

“回陛下,叫阿山。”陳謹升道,“當年常跟在先帝陛下身邊的統領有兩個,一個是姚江,如今已接替了左將軍金吾衛指揮使一銜,另一位便是阿山,如今是金吾衛的同知。”

朱昱深點頭:“便也將他指去西北。”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朱昱深該忌的時候忌,該狠的時候狠,但將一方疆土交在一個人手上,該信任的時候,也當信任。

十三既甘願留在西北駐守邊疆,自要派個他用的稱手的人去。

皇命已下,頭三萬出征西北的將士集結在即,眾臣議完事,自謹身殿退出,各自奔忙去了。

蘇晉正欲回流照閣,身後有人喚了句:“蘇大人留步。”

是闕無。

他闊步走下墀台,來到蘇晉跟前俯身一揖,開門見山:“蘇大人,末將此去西北,見到了晉安陛下。”

蘇晉負手而立,面色平靜。

其實自她知道闕無離京,便猜到他是去西北尋朱南羨了。

“晉安陛下在西北很好,此前鴨子坡大捷,其實多半是晉安陛下的功勞。”闕無說道。

蘇晉點頭:“我知道。”

“蘇大人想必已猜到陛下為何會留晉安陛下性命了。”闕無又道

“臣還問過晉安陛下,可願回京帶蘇大人離開,但晉安陛下說,他不回來了,做禦史是您畢生之志,請您從今往後,安心留在朝堂,好好做一名禦史。”

闕無說罷,對著蘇晉再是一揖:“末將言盡於此。這些話並不是永濟陛下讓末將說給蘇大人的聽,是末將身為兵者,敬重晉安陛下的為人。”

宮禁裏傳來整軍之聲,是值衛所留守的親軍統領要回北大營集結整軍了。

蘇晉聽完闕無的話,心中似無波瀾。

有個瞬間,她甚至覺得一切好像本該如此。

人世有輪回,兜兜轉轉,仿佛又回到了許多年前的那個開春,他要回南昌,她去城外短亭送他,他眼裏心裏滿是不舍,也只是說:“我此次回南昌需整軍待命,等閑不能擅離,你……記得常給我來信,我不擅文墨,但一定每封都仔細讀,每封都仔細回。”

他事事以她為先,從未有過強求,當年還是十三殿下,連想帶她一起去南昌都不曾開口提過哪怕一回。

號角聲伴著暮風再次傳來,整個宮禁染上兵戈氣。

蘇晉環目望去,四下不知何時已暗了,周遭有奔忙的巡衛,見了她,遙遙一拜,不敢上前,蘇晉召來近旁一名侍衛,問:“號角聲響了第二回,是頭一批出征的將士已集結好了麽?”

那侍衛道:“回蘇大人,今日特殊,因這一批出征的將士裏有親軍,所以這第二回號角聲,是提醒幾位親軍大人去鹹池門。”

親軍?蘇晉愣了愣,隨即反應過來,是了,方才朱昱深在謹身殿上,欽點了幾名親軍出征,其中有個叫阿山的金吾衛,當年常跟在朱南羨身邊,是他最信任的人之一。

思及此,一個念頭忽然自心底升起。

蘇晉一下折轉身,快步朝值衛所走去。

暮風將月色氅衣吹得翻飛,露出裏頭一身尊貴的仙鶴補子,她的目色既是沉靜的,又是匆忙的,周遭的官紛紛退至道旁拜下,蘇晉卻恍若未見,直到入得值衛所,才問阿山:“你可是即刻要隨軍去西北?”

阿山拜道:“是,末將這就要走了,正要去與蘇大人道別,沒想到大人竟親自來了,是末將的不是。”

見蘇晉似是有要事,屏退了左右,又問:“蘇大人可有什麽吩咐?”

蘇晉道:“我有一物,想托你帶去西北,但要回家中取,眼下怕是趕不及,你何時走?”

阿山道:“這就要去鹹池門了,方才領了陛下的令,夤夜出城,蘇大人若此刻回府,恐怕確實來不及。”他又想了想,“但行到城外長亭,要與北大營的將士集結,重新點算人數,應當會歇上一個時辰,蘇大人若不嫌麻煩,末將便跟都司大人請命,寅時在長亭外的小溪口等蘇大人。”

長亭外的小溪早已幹涸了,所幸溪口處立了個高有丈余的石碑,成了天南海北的人進京必認的路識。

蘇晉點頭:“好,多謝。”

天全然暗了,初春寒氣還未褪盡,至深夜,凝成淺淺的一團霧,直到寅時還散不去。

城郊的小溪口除了石碑便是荒草,前幾日路過還是枯蔫蕭條,一夜春風過,借著淺淡的月色也能瞧出勃勃生機。

馬蹄聲由遠而至,蘇晉趕到時,阿山已等在此了。

蘇晉下了馬,對著深墨色的夜空高聲喚了句:“阿福——”

須臾,便有撲棱之聲響起,一只白極了的鸚哥盤旋在上空,似是要回應她,發出一聲清脆鳴音——竟是一路跟著蘇晉的馬飛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