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一八零章(第2/3頁)

而今新帝年輕,又無子嗣,倘若他出什麽事,那麽帝位名正言順是由十七殿下繼承。如此說來,密旨該與儲位無關,那就是——要殺人?

樂公公打了個寒噤:“柳大人可猜到了密旨的內容?跟誰有關?”

柳朝明十分淡漠地看他一眼:“你自去回吳敞,反正跟他無關。”

言訖,頭也不回地往承天門走去了。

蘇晉被擢升為刑部尚書,刑部侍郎的位子便空出來一個。如今雖逢晉安年間第一次的官員升遷,但四品往上的要職任免需細細斟酌,吏部議了一日沒議出個結果,最後決定將刑部左侍郎的位子空著,在蘇晉出使期間,由都察院和大理寺,按照州道縣分劃圖,分擔刑部部分要務。

九月十一這日夜,吳寂枝正拿了新謄錄好的三法司州道縣刑獄案宗分配概要給蘇晉過目,不妨公堂的門被人推開,進來的正是刑部右侍郎方槐。

方槐一見蘇晉,先是詫異,爾後笑道:“大人次日出使,今日還夜宿公堂案牘勞形,叫我等汗顏。”

蘇晉道:“也沒甚旁的事物,唯我走後,案宗要與都察院大理寺分審這一樁,說到底是勞煩兩個兄弟衙門,再過目一次為妥。”

方槐點頭,他這個人一向沒架子,見蘇晉審卷宗審得認真,便對一旁的吳寂枝道:“險些忘了恭賀你高升刑部郎中。”

吳寂枝道:“方大人哪裏的話,下官這也是沾了蘇大人與方大人的光。且也談不上是高升,比下官得力的還有許多。”

方槐感慨道:“是啊,正是江山代有才人出。”

方槐這番感慨來得並非沒有端由。

昨日吏部的咨文下來,單是都察院,言脩與翟迪兩名七品監察禦史便同時被擢升為正四品僉都禦史。

原應天府府丞周萍被轉調為通政司左通政。因兵部尚書龔荃連年操勞,年邁不支,原兵部郎中何莧升任為兵部右侍郎,而左侍郎的位子,則是由五軍都督府陳謹升遷任。

除此之外,由於朝廷短武將,朱南羨此次親征將決定帶金吾衛指揮使左謙一同遠赴西北,任他為副將,左謙原就有從三品懷遠將軍的封銜,如今封授為正三品昭勇將軍,一時風頭無兩。

這些還都是要職任免,至於四品以下官員的變動,更是隨著新帝繼位,一改往日舊乾坤,其中有多少是沈蘇心腹不必贅言。

方槐與吳寂枝這廂垂手等著,蘇晉已將案宗審閱完畢。

她將案宗合上,起身道:“好了。”又看了眼窗外天色,不過戌時,笑道,“往常咱們刑部是六部裏最繁忙,到了目下這個當口,反倒率先閑下來。”

“哪裏稱得上閑?大人歇好了,明日還當出使呢。”方槐道。

吳寂枝道:“大人既審好了,那下官便將這州道縣刑獄案宗分配概要給都察院送一份去。”他說完,卻又一頓,問,“還是蘇大人您親自去送?”

蘇晉聞言一愣,頃刻便反應過來吳寂枝話裏的意思。

她此去安南,快則□□月,慢則一二年才返。宮裏人皆知她與柳朝明相交匪淺,但柳朝明是個沉潛剛克,寡言少語的性情,倘若刻意去道別難免相對無言,若能尋個由頭過去,順帶道一句珍重,便會自然許多。

若放在從前,蘇晉定然拿著卷宗去都察院了,可歷經白屏山一事後,她卻有了心結。

她不知當時在深山夜色裏,當她看到柳昀不顧生死來尋他們時,那一個自心裏突生的,足以令她震驚的念頭是真是假。

但蘇晉不是一個拎不清的人,她心中既產生過這樣的疑慮,任何超越同僚之誼的事她都不會再做,否則對誰都不好,哪怕柳朝明待她與以往別無二致,一樣的公事公辦,一樣的沉凝嚴苛。

蘇晉道:“我與柳大人日日都見,刑部的事務也總勞煩他,這會兒再過去,他見了我怕是要煩了。”將案宗交給吳寂枝,“你替我送過去。”

吳寂枝應了,又道:“給陛下的折子也寫好了,蘇大人可要親自呈去皇案。”

蘇晉想了想:“拿給我吧。”

她取了折子正欲走,後頭方槐道:“蘇大人,我方才從戶部回來時,聽說沈大人,羅大人都去兵部了,陛下像是也在,您去奉天殿恐怕見不著他。”

蘇晉點了一下頭:“好,我去兵部。”

這些日子朱南羨忙得連就寢用膳的時間都沒有,除了每日議事,蘇晉實沒能與他私下見上幾面。

昨日好不容易騰出空閑,她剛到墀台,遠遠卻瞧見柳朝明從謹身殿離開,等走近了,又見朱南羨也自謹身殿出來,望了眼柳昀先時的方向,解下腰間崔嵬,遞給了秦桑。

她於是自墀台的玉扶欄邊默立半晌,等到漸漸日暮,涼風漸起,便折回去了。

平白錯過一刻與他相見的閑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