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冊 第三十九章 質不受飾

一覺醒來寢室已經大亮,我猛從床上彈了起來,沒好氣道:“誰在外面?!這麽晚了,怎麽不喊我?!”

床帳聞言掀開,綠萼笑吟吟地伸進頭來:“昨天姑娘又是跪又是拜的辛苦了,奴婢見姑娘睡得安穩,就沒喚姑娘。反正也不用去定書房,多睡一會兒又何妨?”

“什麽時辰了?”

綠萼道:“快巳時了。”說罷扶我下床,披了一件寢衣在我身上。

我坐在妝台前,嘆道:“是我昨晚沒交代清楚,今天要去遇喬宮向昱貴妃請安,還要去拜訪穎妃娘娘。若去得太晚顯得不敬。都巳時了,也不知道還該不該去了。”

綠萼正在往牙刷上塗青鹽薄荷膏,命小丫頭捧好漱盂,笑道:“姑娘不必煩惱,定乾宮的陶公公已經在樓下候了好一會兒了,定是宣姑娘去禦書房。”

我大驚:“陶公公來了你們怎麽不叫醒我?”

綠萼抿嘴一笑:“陶公公說,聖上有旨,若姑娘還睡著,就不要驚擾。反正禦書房的奏疏積下也不是一兩日了,慢慢去不遲。”我這才松一口氣,於是匆匆忙忙地刷牙。綠萼又道,“陛下待姑娘還真是體貼,這樣細微的事都想到了。”我白了她一眼,漱盂嘩嘩地響。

換上一身淡姜黃色紅魚紋窄袖長衫,簪了一枚七珠銀鈿,正對鏡掛一線黃玉耳墜,門外小丫頭報陶公公來了,於是忙命請進來。小陶輕手輕腳走了進來,躬身行了一禮:“陛下召朱大人去禦書房。”

我笑道:“陛下這會兒是才下朝麽?”

小陶道:“是。陛下一回書房,就命奴婢來請大人。”

我笑道:“請問公公,陛下召見所為何事?”

小陶一咧嘴,垂目遲疑:“這……奴婢不好說。”也是,皇帝的言行自是不能輕易泄露。小陶想來才在禦前不久,還不敢像小簡那樣放肆。

禦書房的門口有幾個內監垂首恭立,見我來了,眼也沒擡一下。室中沒有開窗,皇帝坐在窗下的紫檀龍榻上,弓著身子,握著朱砂筆,對著一本奏疏發呆。天氣已漸漸轉暖,他還是披著一件大毛衣裳,仿佛不是用來保暖,而是防止南窗燦爛的春光把他給曬化了。我見他面色不虞,先望了望小簡。小簡見小陶出去了,這才向我擠了擠眼,搖了搖頭。

行過禮,皇帝道:“你來得正好,朕正在頭疼。”

我笑道:“不知陛下因何煩惱?”

皇帝向小簡道:“你說!”

小簡緩緩道:“事情是這樣的,原河北路行軍大總管、安東都護府、左將軍黃泰林忽然卒了——”

我頗為震驚。鹹平十四年年底,征北將軍黃泰林在東北平叛有功,升為左將軍,一時風頭無兩,與大將軍陸愚卿並駕齊驅。甚至有人猜測,黃泰林將取代陸愚卿,做下一任大將軍。隨後他一直執掌河北路軍民大事,頗有武功政績,到現在也不過才五六年。正當壯年的黃泰林竟然死了。我忍了忍,沒有插口。

只聽小簡又道:“陛下賜黃將軍謚號,叫作‘孝武’。誰知詔書發下去,讓給事中封還了。”

去年的親征詔書上,的確沒有黃泰林的名字。我原本以為是黃泰林鎮守河北路離不開的原因,現下看來,也許他早就病了。我嘆道:“黃將軍武功卓著,羈撫各部有功,這‘武’字極為恰當,難道問題出在這個‘孝’字上麽?”

小簡道:“正是。群臣計議,說黃將軍的母親在京中病篤,黃將軍未能侍奉在榻前,這個‘孝’字是稱不得的。因此封還詔書。”群臣並沒有說錯。小簡接著道,“黃將軍得知母喪,立刻趕回京城,缞绖徒跣,千裏負棺往家鄉安葬,見者無不落淚。黃將軍守墓半年,哀不自勝,那樣好的身子,竟一病病死了。聽說臨終時哀戚惶愧,一句話也說不出。黃將軍因孝而亡,因此陛下謚一個‘孝’字,以安英魂。”

皇帝的右手輕輕顫抖,朱砂筆尖在龍紋硯中一點一點,如泣血的尖喙。他低低道:“黃將軍之所以沒有回京侍母,全因國事。他幾番上書,朕因河北路民心未穩,諸部猶懷叛逆之心,命他鎮守不移。即便他不孝,也是因為朕。他們明知朕的意思,還要封還詔書,分明是彰君之惡,以博直名。”

看來,皇帝真的是病糊塗了。我俯身拾起落在地上的奏折,周身紅魚一動,似在被日光照暖的春水中悠遊。我將奏疏放在龍榻上,淡然一笑。

皇帝問道:“你笑什麽?”

我屈一屈膝道:“此為天朝之幸,因此微臣心中歡喜。”

皇帝嘆道:“朕連一個謚號都不能做主,幸從何來?”

我笑道:“這種事情,也能難倒陛下麽?只需遣使往黃將軍府中傳旨,木已成舟,那位封還旨意的給事中反倒要落個‘封敕脫誤’的罪名。然而朝廷制度,君臣共遵。所謂‘上不信,下不忠,上下不和,雖安必危’[214],所以陛下才不忍如此行事。君信臣忠,如何不是國家之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