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第4/4頁)

洪文帝看了投票,便笑了:“你們是商量好的嗎?這投了跟沒投一樣。”

三位皇子,一人三票。

可不正是商量好的嗎?

但大臣們豈會承認,連說這是巧合。

這三位皇子,各有優勢,誰都有可能榮登大寶。在沒有塵埃落定之前,任何一位都不能得罪。

所以這幾位大臣就出了這麽個主意,他們公平地投票了,最後洪文帝選誰,都怪不到他們頭上。

臣子們的小九九洪文帝心知肚明。

他年紀一天天上來了,皇子們大了,到立皇儲的時候了,大臣們小心謹慎,他能理解。

洪文帝便把視線投到三個兒子身上:“老大,你覺得這次的監臨官該由誰出任?”

大皇子不慌不忙,拱手道:“兒臣想舉薦三皇弟。兒臣是長兄,若論次序,自然該兒臣最先做這個監臨官,給弟弟們做個榜樣。但兒臣之前沒做過,掄才大典三年一次,舉國矚目,兒臣怕自己辦不好出了糗,所以想讓三皇弟今年先開始。他比兒臣辦差的經驗多,有他今年開個好頭,下回兒臣就知道怎麽辦了。”

這一番話說得有理有據,洪文帝與幾位大臣都微微點頭。

洪文帝又問蕭湛該選誰。

蕭湛道:“兒臣覺得四皇弟很合適。”

洪文最後問四皇子,四皇子笑望了大皇子一眼,最後視線落在蕭湛身上:“兒臣與大皇兄看法一致,想舉薦三皇兄。”

兩票對一票,最後這差事就落到了蕭湛頭上。

春闈是國之大事,洪文帝本來也意屬蕭湛,四皇子會舉薦蕭湛,他不奇怪,只是沒想到大皇子這次這麽懂事,也會舉薦蕭湛。

洪文帝心裏存了個疑。表面對大皇子很滿意。

“清華,你選主考官出來;副考官就由老大來選;老四,一百謄抄官,你舉薦二十個。”

科舉考試是收買人心、拉攏自己人極好的機會。

主考官、副考官選出來的士子,見了他們要叫一聲老師,以考官的門生自居。

一屆春闈下來,主考官、副考官一下子能收獲上百進士門生,這些門生以後會站在自己老師派系這邊,替老師效力。

而主考官也好、副考官也罷,包括閱卷官、謄抄官,只要安安穩穩把這次春闈辦好,來年的官職都要升一升的。

所以,蕭湛當了監臨官,由他來選主考官,那主考官自然而然會站在蕭湛的陣營裏,主考官選出來的那些進士,自然也願意為蕭湛效力。

這便是科舉的關系網了。

大皇子把這樣一個收買人心的好機會推給蕭湛,說他沒有後招,誰信?

一出養心殿,四皇子就提醒蕭湛:“大皇子怕是沒安好心,你一定要注意。”

他實在是一心一意替蕭湛打算。

蕭湛點頭,冷厲的臉孔上一派平靜:“放心吧,我不會讓他討到好的。”

四皇子面上真誠,心中冷笑,我當然放心,你們鶴蚌相爭,我便坐收漁翁之利。

鬥吧,鬥吧,你們鬥得越兇,我越高興。

轉眼過了春節,離春闈開考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京城各大客棧都住滿了前來考試的學子。

優異者有優異者的圈子,文采一般的有文采一般的圈子。

有個浙江籍名叫張躍的白胖學子,突然頻繁在兩個圈子裏亂竄。

他原本文采一般的紈絝子弟,此次來京城,不過就是借著參加科舉的名頭來京城看看有沒有發財的機會而已。

剛到京城時候,他就說了,反正也考不上,不如吃好喝好玩好,想辦法做一門生意,留在京城繁華之地。

可進入正月之後,他不再眠花臥柳,吃喝玩樂,突然變得勤奮起來,整日拜訪學子們,到他們的房間求教,一待就是大半天。

他很虛心,拜訪的都是今科熱門的人選,他拿了試題,請人家幫忙做,文章做好後,他便送上一二百兩銀子作為教學費用。

一來二去,學子們,特別是貧困但文采斐然的學子們,都給他做過文章。

張躍就開始宣揚,說他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今科必中。

然後,他開始跟那些文采很一般,但家境富裕的學子們接觸,先跟人家一次吃飯,熟悉之後,就單獨私聊:“我有今科試題,並讓今科熱門人選做出了文章,高中的希望沒有十成也有八成,文章五千兩一篇,不中包退,你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