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第2/5頁)

隔壁太太捏了捏小阿寶的手,讓娘倆去摘桑葚:“不必客氣,想摘多少就摘多少,我讓小蓮幫著摘。”

隔壁太太說完,就去跟那男子介紹屋子去了:“這屋子幹凈,各色物件齊全,搬進來就能住。靠著東、西大街,出門就能買東西,方便的很。是個鬧中取靜的地方。鄰居也好相處,剛才那位梅夫人你知道吧,她可是三皇子妃的母親。”

隔壁太太房租價格要的高,空了半年都沒租出去,好不容易來了個外地人,出手闊綽話不多,男子自稱姓穆,是浙江來的生意人。隔壁太太就不想放過這個租客。

她又道:“梅夫人不僅是三皇子妃的生母,還是做生意的一把老手,她開的玲瓏玉坊,在京城十分有名。穆先生想做生意,租我這房子準沒錯,有什麽不懂的,只管去問梅夫人,她心地善良,很願意幫助他人。”

穆先生長了一張清冷消瘦的臉頰,目光平靜,相貌出色,乍一看像私塾裏的先生,沉穩儒雅;但舉手投足間又有商人的精明。

隔壁太太說了這麽多,他總算開口了:“這位梅夫人,既是皇子嶽母,又怎麽會做商人事?”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隔壁太太見他問了,越發賣力了說了起來,“這位梅夫人,是與丈夫和離的……”

穆先生問了個仔仔細細,又問了屋子的價格,並不還價,把屋子定下來了。

隔壁太太滿臉笑容,拿了租金買了兩盒糕點給梅雪娘送去,這個穆先生本嫌她家屋子小,不願意租的,後來聽她說了與梅雪娘做鄰居的種種好處,這才定了下來。

能跟三皇子妃娘家做鄰居,他一個外地人,怎麽舍得拒絕呢?

這一切梅雪娘都不知道,鋪子關門歇業了一個月,第二天要營業,她一下午都在盤貨。

第二天,鋪子開了門,賓客盈門,一連忙了三天,到第四天才算閑下來。

這天下午,樓下招呼客人的小二來找梅雪娘,說來了個客人,拿了一塊玉佩,上面有了裂紋,問能不能修補。

梅雪娘聽了便下樓,見客人三十大幾歲,一襲文士袍,面容微黑,正是昨天跟隔壁太太租房子的那位客人。

“梅夫人,鄙人姓穆。”男子道,“想請夫人修補家傳玉佩。”

梅雪娘從隔壁太太口中聽說了,這穆先生已經把隔壁的房子租下了,既然是鄰居,便不能當散客對待。

“穆先生請隨我來。”

梅雪娘領穆先生進了專門招呼貴客的雅間,請他坐了,吩咐丫鬟上茶,又道:“請先生把玉佩拿出來,我先看看能不能修補。”

梅雪娘氣度很嫻靜,身上絲毫看不出商人的市儈,反而有一種匠人的細致寧靜。

穆先生話不多,點了下頭,掏出一個小匣子,推到梅雪娘面前。

梅雪娘打開匣子,眸色一凝。

穆先生便知道,她認出來了。

她是玉雕高手,如何能看不出這一塊玉佩與他給她的那一塊玉佩是同一人所雕呢?

穆先生沒說話,梅雪娘也沒說話,她甚至神色都沒有變,除了打開匣子看到玉佩的瞬間,眼神稍稍停頓之外,其余再無分毫情緒外露。

她是個聰明的女人。

穆先生暗暗想。

梅雪娘已經把玉佩拿了出來,那玉佩上的確有一道裂痕,玉佩不大,裂痕卻不小,若要修補,很不容易。

現在修補玉痕用的都是嵌入法,在裂痕上打磨,雕出一個小凹槽出來,再把準備的好的金線、銀線嵌入進去,在裂痕旁邊雕出花樣,用金線壓出花色。

但這塊玉很薄,雕工復雜,若用嵌入法在上面雕凹槽,極有可能讓玉佩斷裂。

梅雪娘思忖一會道:“我技巧不夠,沒有把握,不能貿然修補。這塊玉佩,不宜被人看見,穆先生還是收起來的好。”

他姓穆,又拿著穆氏玉雕,梅雪娘猜他極有可能是穆家後人。

若被有心之人看到了,必會想辦法逼迫他交出《穆氏玉經》

穆先生道:“不是夫人技巧不夠,而是整個京城能修補此玉佩者,寥寥無幾。夫人不能不能修,是沒有掌握技法。”

“這玉佩是我所雕,我亦會修補,只是沒有工具。所以想借夫人雕玉室一用,不知可否?”

他果然是穆家傳人。

梅雪娘不想惹麻煩。

穆先生又道:“昔年多虧夫人相救,某僥幸活命。某想報恩,但夫人並不缺什麽,所以某想以補玉之技相報。夫人不必擔心,此修補技法是某悉心研究所得,與穆氏雕技不同,旁人見了,絕不會聯想到穆家。夫人可放心使用。”

聽了這話,梅雪娘眉眼不動,素凈如白玉蘭的臉上,雙目柔和而冷靜:“從前的事,過去就過去了,我並沒有救先生,是先生自救罷了。”

並不是她救了他,而是他為活命,闖進寺廟劫持她,在她房中藏了大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