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第3/4頁)

他早就知道穆家的所作所為,卻冷眼旁觀,只待機會合適,把穆家一網打盡,當然,還有蕭家,到時候受穆家牽連,不得不交出蕭家軍。

老國公思來想去,唯有長孫蕭湛能解開這個死局。

蕭湛襲爵,成為下一任定國公,洪文帝再狠,也不會對自己骨肉下毒手。

但是洪文帝太疼愛蕭湛了,大有要將他認回去的打算,甚至有將蕭湛立為太子的想法。為了阻止洪文帝,定國公想了許多辦法,連死去的女兒蕭瑜都拿來利用。

他努力很有成效,洪文帝對蕭湛既寵信又防備,怕他得知身世後為母報仇,怕蕭湛恨他。

懷著這樣復雜的心思,洪文帝對蕭湛的態度也越來越復雜,既疼愛又愧疚又提防又不甘。

種種情緒交織之下,洪文帝就不想認蕭湛回去了。

就這樣,維持君臣的身份也挺好,至少這樣,他不用擔心蕭湛恨他,不用擔心蕭湛會為母報仇,做出不可挽回的事。

特別是蕭湛成親之後,洪文帝對他越來越像個帝王對臣子了,除了朝堂上的事,蕭湛的私事他幾乎不再過問,與從前事無巨細跟他打聽時判若兩人。

老國公知道洪文帝放棄了蕭湛,就徹底放了心,決定把定國公府交給蕭湛。

只要蕭湛在,蕭家軍就一定能保得住。

可是現在,蕭湛知道他真實的身份了,憑著他的聰慧,他一定知道他這個祖父的所作所為了吧。

老國公跌坐在椅子上,臉是苦的,心也是苦的。

蕭湛跪在他腳邊,仰頭看著祖父:“祖父用心良苦,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國公府,孫兒對祖父只有敬仰,絕無怨懟。”

老國公閉著眼,並未說話。

蕭湛繼續道:“我知道祖父的想法,只要我留在國公府,便可保蕭家軍無虞。暫時看起來是這樣,可皇位總有更叠交替,今上或許因為我能留下蕭家軍,可若是今上不在了呢?大皇子也好,四皇子也罷,側臥之榻,豈容他人酣睡?”

“祖父或許覺得我與四皇子關系交好,是一起長大的表兄弟,可天家無父子,骨肉尚且相殘。在大權面前,區區一個表親又算得了什麽。”

老國公雙目倏然一睜,顯然被蕭湛說動了心事。

蕭湛上前一步,握住了祖父衰老的手:“還有一事,孫兒要告訴祖父,孫兒腿上的胎記,當今腿上也有一塊一模一樣的。四皇子已經發現了這件事,您覺得他會怎麽對待孫兒?”

老國公的手猛然收緊,倒在椅子上的身子驟然坐直:“這是何時的事?”

“十五元宵,皇上腿瘡發作,太醫就診時,幾位皇子都在。四皇子面色有異,次日又去找皇上,把上藥的活攬了過來。美名其曰是關心皇上,實際是想看個清楚。”

然後,他就會對自己下手。

安山春狩布下暗殺,他中了毒箭,卻因為身上有蠱毒僥幸活命。

卻因此暴露了身上有蠱毒,不能親近女子這一事實。

他記得洪文帝的表情很復雜,震驚、痛惜、失落,種種神情不一而足。

他後來想過,他給洪文帝擋箭,洪文帝大受感動,應該是動了把他認回去的念頭吧。

可得知他不能親近女子,不能有子嗣,又有所動搖。

後來,祖父亡故,他接手定國公府,發現了穆家的陰謀,便用蕭家軍與金吾衛兩衛之力收拾了穆家。

他將定國公府這一段隱去,報告給洪文帝知曉。

洪文帝的眼神特別冷,他當時就猜到,洪文帝應該是知道的。

不過他已經把所有的證據都銷毀了,洪文帝是個講究證據的人,沒有證據,他不會把蕭家怎麽樣。

只是可能會因此而遷怒他,不再像昔日那樣信任榮寵。

沒想到洪文帝的怒氣只維持了半個月,他很快拋開此事,對他依然恩寵有加。

想來,是他隱瞞定國公府的事,讓洪文帝失望,所以洪文帝徹底做了決定,不認他回皇家。

後來的恩寵有加,是出於愧疚的補償。

四皇子當時肯定也很清楚洪文帝的心思,所以四皇子後來沒有再對他下過毒手,反而對他越來越信任倚重。

是因為四皇子知道,他對他再無任何威脅,只會是助力。

但四皇子到底防備著他,一朝登基,坐穩皇位,便要讓他命喪火海。

他福大命大,逃了出去。

也幸虧他並不完全信任四皇子,沒告訴四皇子,他另一個身份叫水木先生,靠著南北商行這張底牌,他投奔遼東的五皇子。

五皇子的生母是被傅淑妃害死的,五皇子心知肚明,但是他無力與帝位上的四皇子抗衡,只能低調隱忍。

但是四皇子卻怕五皇子報仇,先下手為強,對付五皇子。

他便給五皇子出謀劃策,協助五皇子謀反。

事成之後,四皇子逃到杭州,他追了過去,手刃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