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

“閣老此來所為何事?莫非有何喜事不成?大伴,給閣老看座!”

朱由檢笑眯眯地看著一臉喜氣的溫體仁出言問道。

最近除了正在進行的關外戰事,整個朝堂局勢整體還算平穩。雖然各地仍有旱澇災情的上奏,但在朝廷及時劃撥錢糧以及派出重臣下到受災地區督導救災後,這些災害並沒有引發惡劣的後果。

“聖上果然慧眼如炬啊,哈哈!回稟聖上,確實有喜事!去冬今春,司農寺於順天府大興縣一帶擇地實施之農田增產之術已見成效,現正值夏收之際,據小兒侃報稱,田地裏莊稼禾苗粗壯、穗粒飽滿,比之相鄰田地莊稼長勢要好了許多,不出意外的話,此實驗之田畝產應高出尋常田地若幹!”

溫體仁拱手施禮回道,一張滿是褶皺的面容上洋溢著發自內心地笑容。

老溫一是為了糧食增產感到高興,二是因為兒子溫侃有望從中受益而覺著開心。

身為大明首輔,溫體仁當然想著國庫和地方倉房中糧食盈滿,百姓頓頓都能吃上飽飯,這種思想和是不是貪官清官無關,純粹是個人修養和立場的問題。

自從確定了要盡快拿出實際成果以慰聖心,同時也能讓找茬的小人死心之後,司農寺上下可真是鉚足了勁想表現一番。

左右少卿周俊山和宋應星除了忙於職事,平時也是只要有空就往大興縣跑,親自到田間地頭去查看詢問新舉措實施後的具體情況,並根據農戶的反應再予以改進。

作為司農寺丞的溫侃更是親力親為,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增產一事上,有時為了方便相關事務的開展,溫侃甚至會在大興縣一住就是十幾天,平日間也是帶著手下官吏奔忙於各個不同的實驗田間,以便獲取最直接的各種數據,從中找出問題並想辦法加以解決。

大興縣知縣趙雲從自然也是明白事理之人,只要溫侃在大興,趙雲從但凡有空就會陪著他一起行走奔忙,有這位本地百裏侯的幫忙,溫侃倒是省卻了不少麻煩。閑暇時,二人也是時常聚在一起飲酒賦詩,彼此之間的關系也是迅速升溫。

溫體仁為了支持溫侃的工作,從各個方面都給其提供各種便利條件,不管是打井修渠的費用和人才,還是軍器監各種新式農具的調撥等等,溫體仁都利用首輔的職權,優先滿足司農寺所用。

看到自由嬌生慣養的兒子終日奔忙於田間地頭,在日曬風吹下也變得黧黑的膚色,溫體仁心中感到欣慰不已,家有麟兒,即便是自己致仕,溫家也不會迅速沒落下去。

“哦?果然是好消息!走走走,閣老陪著朕去見識一番!”

由於一直掛念著關外戰事的進展,數月來朱由檢對於其他事物並未投注太多的目光,聽溫體仁一說才猛然想起,夏收已至,時節已經到了芒種,倏忽之間,崇禎十一年已經過半了。

烈日高照暑天長。

入眼田疇泛麥香。

農戶夏收忙日夜。

一年辛苦盼歸倉。

當一身青布直裰、頭紮網巾、腳蹬黑色薄底便靴的朱由檢負手站在一望無際的農田邊上,看著驕陽下田地中正在揮汗如雨忙著收割的農戶們時,不禁感慨萬千。

一陣陣熱浪襲來,金黃色的麥田幾乎覆蓋了整個原野,幾棵蒼翠的樹木矗立在田間,給顏色略顯單一的鄉野增添了幾分生趣。

眼前這種祥和安定的場面,已經與前世的歷史上截然不同,自己的到來終究是讓許許多多平民百姓的命運得以徹底改變,他們不會再去憂心戰亂和饑荒,不必再去過那種吃了上頓沒下頓的赤貧生活,在吏治已經得到初步改善的當下,百姓們會很快適應這種踏實感,並且讓這種感覺變成習慣。

安居樂業將會是一種常態,富足安康更是在不遠地將來就會到來,這一切都是因為自己的到來而改變的,但這只是剛剛開始,讓中華民族在各個方面領先於這個世界,這才是自己穿越而來的使命和擔當。

“微臣周俊山、宋應星、溫侃參見聖上!”

“微臣大興縣知縣趙雲從參見聖上!”

在朱由檢準備微服出宮前來大興實地考察時,王承恩已迅速派人知會了相關人等,當護衛皇帝出行的車駕準備停當,朱由檢換好便服登上特制的四輪馬車時,周俊山等人早就在趕往大興縣的路上了,而從麥子將熟時便一直在大興的溫侃則是等在了田間。

由於此前朱由檢已下達過旨意,除了正旦等大朝會時,諸臣工面聖不必行跪禮,所以周俊山等人都是深揖到地,行了揖禮。

“諸卿平身,朕今日聽聞閣老言實驗田地豐收在望,心喜之下便想親眼目睹一番,諸卿勤於公務,也是辛苦了!”

一名高大魁梧地大漢將軍打著的黃羅傘下,朱由檢擺了擺手笑著出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