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賞功(第2/2頁)

範景文與侯恂一愣之後都是大喜過望。在事先沒有一點消息的情況下,竟有如此大的喜訊從天而降,莫非是老天開了眼?今天能得到皇帝的首肯,自己兩年來的辛勞終是沒有白費,東閣大學士的榮銜,可謂是對自己的最好褒獎。

在殿內其余重臣充滿各種復雜神情的目光注視下,兩位重臣起身拜倒謝恩。

侯恂與範景文都在五旬左右的年紀,有了大學士的頭銜後,無論從資歷、年齡、能力上來講,都具備了入閣的條件,這讓除了吏部尚書周雲以外的其余幾位尚書倍感壓力。

尤其是本以為入閣已是十拿九穩的楊嗣昌,這兩人本來從未在他的計算之中,今天卻突然之間成了對自己最現實的威脅,這頓時讓他有些措手不及的感覺。

因為戶部和工部向來是差事最多最累,卻也出錯最多的部司。尤其是戶部,雖然是朝廷非常重要的部司,但歷任戶部尚書很少有最後入閣的,很多都是在任上就獲罪回籍,典型的出力不討好。

沒想到皇帝在毫無預兆的情形下,突然將二人拔擢到令人矚目的地位,這讓楊嗣昌心裏頓感失落無比。

朱由檢當然能理解楊嗣昌的失落之情。他雖然對楊嗣昌的才幹很看重,但對於現在的大明來說,錢糧和建設才是重中之重。楊嗣昌畢竟重新出仕不久,也並未立下顯赫的功勞,所以這次的升賞並未列入朱由檢的考慮之中。

戶部與工部官員吏目大多被派往了安置災民的第一線,並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這其中雖然主要是利益驅使的因素,但不可否認的是,人家確實是幹出了一番真實的政績,這一點從目前災民安置到現在未出大的紕漏就能看出。

再有就是錦衣衛和禦史關於相關情況的每旬奏報,也對其中表現突出的人和事有著比較詳盡的描述,這一切都為範、侯二人的升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陜西孫卿已率部抵京,準備應對來年與建州之大戰,但陜西巡撫一職不能長久空缺下去。順天府丞吳甘中頗具才幹,為官亦是素有清名,今特擢為陜西巡撫一職,著其與孫卿交接後即刻赴任,不得延誤!”

朱由檢將下一個重要的人事任免消息又放了出來。

吳甘中與孫傳庭私交甚密,這是被很多朝臣所知悉的,在朱由檢的眼中,能和孫傳庭成為至交之人必定有其過人之處,否則以孫傳庭驕傲的性情,一般人他根本不屑與其往來。

現在陜西全省已經非常穩定,災民的安置工作進行的相當順暢,只要接班的人不去任性胡為,而是按照現有的有效策略執行下去,那麽用不了幾年,陜西將會初現大治的局面。

從這一點上來講,吳甘中應該是最合適的陜西巡撫人選。起碼在交接延續的問題上,兩個人肯定會有相應的默契,相信孫傳庭自會給這位摯友提出最為可行的施政策略,避免人亡政息的官場弊端。

至於現在的陜西布政使朱永佑,朱由檢根本沒考慮過他,這人是個典型的官僚,混日子的那種。此人在孫傳庭主政陜西兩年多的時間裏,並未作出任何出色的政績,孫傳庭對其評價也是很低,這種屍位素餐之人早晚要被替換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