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長禧永樂(第2/2頁)

而直到那時,所有人才驚覺,脩葺後的長樂宮,已然不能算做長樂宮了。

它被一劈兩半兒。

均勻地、沒有半點偏差地,以兩道高聳的硃紅宮牆、夾一線逼仄而深長的白石夾道,平分爲兩所宮宇。

從此後,大楚皇城中,再無長樂宮之名號,卻多出兩所新的宮殿:一名長禧、一名永樂。

吳太妃居長禧宮;而蕭太後,則居永樂宮。

這其中,永樂宮位於東首。以大楚風俗,東在前、西在後,住在西首長禧宮的吳太妃,自是被略略壓去一頭。

然細思來,長禧宮雖位於西首,可它拆分了“長樂”二字的頭一個字;反之,永樂宮雖然居東,可“長樂”二字中,它卻是居後的。

這不正是民間所謂的“兩頭大”麽?

更耐人尋味的是,吳太妃搬進長禧宮的一應儀仗槼制,幾乎與蕭太後別無二致,就連那華蓋上綉著的金鳳尾巴上的翎羽,亦是同樣的九九八十一根兒。

此情此景,莫說是那些聰明人、有心人,便是陳瀅這個對政治一竅不通之人,亦從中嗅出了“兩宮太後”的意味。

蕭、吳二人,顯然已被元嘉帝擺在了等高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