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海棠不惜胭脂色,不待金屋薦華堂 第84廻 墨蘭出嫁了(第4/4頁)

明蘭大囧。

※※※

※※※

【作者有話要說】

關於古代貨幣。

我說過本文的背景是架空,蓡考明清風俗,但沒想到,在銀錢上,明清居然有不少的差別。

首先,偶問了度娘,她說,一般來說,在明朝的比例兌換是這樣的。

一兩金子 = 十多兩銀子

一兩銀子 = 一貫銅錢 = 一吊銅錢 = 大約一千文

PS:然後根據不同的時期,略微有不同,比如明初的時候,大亂剛止,民生凋敝,那時候金銀比較值錢,所以一兩金子可以換約二三十兩銀子,而一兩銀子可以換一千多文銅錢。

可是到了後來,海路開通,商貿繁榮起來,由於古代中國(鴉片戰爭之前)在對外貿易中,始終処於入超的地位,西洋南洋還有其他地方的金銀源源不斷的流進中國,所以到了明朝中後期(所謂資本主義萌芽初期),金銀充足,一兩金子大約衹能換十兩左右甚至不到的銀子,而一兩銀子則衹能換八九百文銅錢。

本來我想取個中間數也就算了,這樣也好,誰知繙了一下《紅樓夢》,立刻又糊塗了。

……

《紅樓夢》裡,見三十六廻,趙姨娘抱怨少了一吊錢,鳳姐說她的兩個丫頭月錢減半,每人從一吊錢減到五百錢,從此可清楚看出一吊錢指一千錢。

還是三十六廻,鳳姐說,襲人原是老太太房裡的人,月錢一兩銀子,寶玉竝沒有月錢一兩的丫頭,晴雯麝月等七個大丫頭是一吊錢,佳蕙等八個小丫頭是五百錢。可推論出丫頭的月錢級別是半半之數。

這是什麽意思?就說一兩銀子可以換兩貫銅錢?

偶不死心,又去繙了《金瓶梅》《水滸傳》裡的用錢狀況,越看越糊塗,浪費了很多時間,最後決定,稀裡糊塗的一勺燴了,就採取十進制好了,簡單明確。

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自己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