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二郎真君楊戩。

他在天庭其實是一個地位很微妙敏|感的存在。

封神榜之前,天庭並非沒有仙人,只是數量較為稀少。

當年東王公和西王母雖有歸隱之意,但仙庭之中尚有不少男仙女仙,瑤姬便是其中執掌兵權,赫赫有名的女戰神。

她揚名於洪荒之時,兄長昊天還只是隨侍在紫霄宮的道童,不曾被鴻鈞立為天庭玉帝。

只是仙庭從前人手不足,無奈之下,只得從各路妖族靈獸之間暫時提拔修為尚可者入仙庭做事。

這也為之後種種埋下禍端。

東王公西王母歸隱之後,道祖立天庭,仙庭仙人皆歸於天庭。

修為高深的仙者看不上這些汲汲營營,以修煉為重,一入定便是成百上千年,而那些根骨不佳修為不顯的妖仙獸仙,便將目光放在了天庭權柄之上。

首先盯上的,就是瑤姬手中的兵權。

天庭成立之初,事務忙亂,這些妖仙花招百出之下都沒能算計到瑤姬,便將心思打歪,用起了陰招。

瑤姬是天生地養的神女,哪裏經歷過這般陰損的手段,一時不察著了道,但幸而被當時下凡歷劫的左金童所救。

左金童乃是截教弟子,根骨極佳卻一直難尋突破,這才不斷入凡歷練,打磨心性,此時恰好投胎為凡人,名為楊天佑。

瑤姬與楊天佑本就有舊,在養傷之際生出情愫結為夫妻,在凡間躲避天庭眾仙的算計追殺。

然而瑤姬不在天庭坐鎮的這段時間,卻已經足夠這些妖仙籠絡一部分天兵天將及各方仙人,這些仙人修為雖不算高深,甚至籍籍無名,但他們卻是天庭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彼時封神量劫未開,天庭本就缺少仙人,這些抱團在一起的仙人數量太過龐大,若是當真處置了,天庭便真正成了一個空殼子。

一時間之間,玉帝竟投鼠忌器,被高高架在禦座之上,難以插手天庭政務。

後來,瑤姬與楊天佑之事東窗事發,天庭眾仙以雷霆之勢趁著瑤姬實力不曾恢復之際,將瑤姬釘死在思凡通凡的罪名之上,迫使玉帝下旨行刑。

正當他們還要將手伸向瑤姬之子時,玉帝忍無可忍,出手救下了楊戩與楊嬋兄妹,瑤姬的大兒子與楊天佑卻最終隕落於仙人之手,魂歸地府,再入輪回。

但天庭如今就是個泥沼,玉帝根本護不住楊戩與楊嬋兄妹。

這時,蓬萊碧遊宮來人,指點玉帝將楊嬋送去女媧娘娘座下尋求庇佑,楊戩則拜入了闡教玉鼎真人門下。

畢竟這兩兄妹的父親乃是截教弟子,這般拜師也不算是亂了輩分。

玉帝如此隱忍,本意是想等封神量劫之後,借封神榜仙人重整天庭。

結果沒想到封神之戰後,大部分入了封神榜的並非玄門弟子,而是商周兩國的凡人貴族。

這些入了封神榜的凡人成仙,戰力並非十分出眾,雖有為將為相者,但都並非驚才絕艷的人物。

這些凡仙抱團在一起,又與曾經仙庭的那些妖仙聯手,形成了一股相當龐大的勢力,在漫長的歲月中向上制衡,甚至徹底裹挾玉帝。

玉帝無奈之下求助外甥楊戩,楊戩作為玄門三代第一人,本身戰力非凡,領司法天神一職,接替曾經的瑤姬執掌兵權,這才壓住了天庭的一眾宵小。

但楊戩的地位微妙尷尬之處也在這。

他一非封神榜仙者,並沒有必須聽命於天庭的約束;

二來他身後站著整個玄門,勢力又不容小覷;

三來他本身又是玉帝血親,其母瑤姬之事更是與天庭存在血仇;

第四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司法天神這個職位,麾下是可有私兵的。

一千二百草頭神看似數目不多,但楊戩常駐灌江口的部曲,各個都是修為不俗戰力碾壓的精兵。

因此,一直以來,楊戩都是橫在天庭眾仙喉間的橫骨,拉攏不得又對付不了,著實僵持難受了許多年。

楊戩會幫玉帝穩住天庭局勢,受這種氣,只是顧念當年玉帝救命之恩,當然也有幾分遵照師門之命的意思。

畢竟天庭如今的荒唐的確讓不少仙者看不過眼,但天庭明面上又的確是統領洪荒諸仙者,總要給幾分面子。

但更多的,楊戩並不願意趟這趟渾水。

這從楊戩雖領了天庭仙職,卻常駐灌江口,不願理睬天庭事務之舉中看得出來。

“若瑤姬當真未亡,想破天庭困局,楊戩的確是極好的人選,他也應當不會拒絕,但……”

王母皺眉,欲言又止。

楊戩是玉帝的外甥,天庭破而後立之後,這份改變卻未必能落在王母的手上。

要知道與當年仙庭的東王公西王母一樣,玉帝和王母就是分別統領男仙與女仙。

歸根結底,楊戩還是屬於玉帝那一邊。

商音聽到王母所言,眉梢微微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