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部落的悲歡並不相通

陸堯反復閱讀了【祖母】的乞求,確認自己理解沒錯。

海怪的確是東河部落女人生下來的孩子。

【祖母】也說明了原因。

東河部落生下的嬰兒中,女嬰會一直健康長大。可如果產下的是男嬰,嬰兒會在短時間裏長出鱗片和尾巴,身體佝僂,漸漸變成蜥蜴一樣的水中怪物。

海怪力大無窮,鱗甲表皮堅不可破,它們身體會不斷長大,蛻下一層一層的皮。直到短暫的生命結束。

它們的缺點是不能遠離水源。

至於其中原因,東河部落也並不清楚。她們只說,這是祈神的恩賜,誕下海怪讓她們能統治整個水域。

不久前,海怪群體集體患上從未有過的疾病。

東河部落治不好,眼睜睜看著昔日威武雄壯的海怪,現在一個個病懨懨地躺在水裏。除去死掉的三頭,還有一部分海怪已經在水面翻起了肚皮,口吐白沫,看起來活不了多久了。

這也讓陸堯有幾分唏噓。

台前的海怪:強壯的軀體,厚實的表皮,充滿壓迫感的外觀,霸者橫欄。

幕後的海怪:悲慘的身世,痛苦的宿命,虛弱又呆滯的軀體,病魔纏身。

看起來水中無敵的海怪,不僅本身是男嬰變異的結果,而且也遇到了看病難的問題。

絕望之下,【祖母】也只有過來,求助於本地神明。

也就是陸堯。

這個請求陸堯也有點沒轍。

可惜,我不是藥神。

奇跡中,只有制造各種自然現象和災害,卻沒有大治愈術這種東西。

大蒜部落三百多口人裏,加上薩滿總共三個藥師。治療病人都非常緊缺,更別說治療海怪了。

【祖母】只是在神殿外默默祈禱,對神明坦白。這種事關部落存亡的秘密,她並沒有告訴先知和薩滿。

陸堯琢磨了著。

海怪生病,原因可太多了。水太涼太熱,水草太多,氣候變化影響……甚至可能是海怪專屬傳染病的誕生。

目前他只能說,愛莫能助。

東河部落文明發展並不理想,可大蒜部落卻迎來了又一個標志性事件。

【文字在大蒜部落逐漸普及,大蒜部落學會了使用名字。】

這一條提醒下,陸堯發現大蒜部落的小人們頭頂陸續浮現出各自的名字。

【先知】叫農來。

【薩滿】叫獵倉。

豬魚兄弟也終於有了自己的名字。

熱愛野豬的是【英雄】獵頭,喜歡魚的是【英雄】漁走。

大蒜部落裏有兩個大姓,農夫都姓農,獵人都姓獵。

除此之外,因為漁網而出現的少量漁民姓漁。兩名木匠是姓木,藥師姓藥,鹽民則是姓鹽。

概而言之,大蒜部落的每一個人姓名都是根據各自本身從事的職業而來。

這裏也能看出,【先知】和【薩滿】雖然是部落的領袖,但領袖身份並不是脫產的專門職位。他們各自的本職其實是農夫和獵人,平時也在進行相關勞動。

文字的使用,讓特定名字變成了每一個小人獨有的標志。名字的誕生,又讓像素小人有了更加復雜的自我思考和密切交流。

陸堯注意到,有兩個小人正在交流心得。

他們一個叫農雨,另一個叫漁歡。

農雨問:“農田裏的糧食,小麥和土豆都可以春天種下,冬天收獲。那麽水裏的魚是否也是這樣呢?”

漁歡說:“水裏的魚自己會長,和小麥一樣。”

“那如果春天將魚種在土裏,到夏天它們會不會長得更多?”

“當然不會。魚只能生活在水裏。”

漁歡忽然腦袋上冒出一個感嘆號:“你說得好像有道理。魚雖然不能在土裏生長,但如果在河邊弄出一片‘水農田’,就能將魚養在裏面,那樣就像收獲小麥一樣,等到了秋天就能直接抓出很多的魚了。”

“得撒肥料。”

農雨說:“魚是吃蟲子的,農田裏有很多蟲子。可以把這些蟲子喂給魚吃,它們會長得更大更多。”

“說得對!”

兩名小人頓時興奮起來,一起跑到河邊開始摸索起來。

陸堯又將注意力轉移到一個叫木毫的小人身上。

木毫是部落的兩名木匠之一,他這時候正在森林裏伐木。

大蒜部落的工具還停留在木頭和石頭為主的階段,所以木匠用的是石斧,砍樹很費力氣。但這時候木毫卻優哉遊哉,一個人在散步,有幫手替他幹活。

他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找到了一個好辦法。

木毫在河邊找到了一種叫做【河狸】的小動物,河狸會啃樹築巢。他就用小麥養起了河狸,每天外出砍樹,才會將這些小動物帶出來。

這種有些像是點歪技能樹的路線,短時間裏卻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