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準備出發(第2/2頁)

這件事像一聲驚雷,瞬間震動了整個洛陽。

沒辦法,這事太像當年太武帝的太子、元宏的爺爺拓拔晃了,也是父子因佛生嫌隙,也是皇帝發現佛室中藏有兵甲,最後因為猜忌,太子生生憂慮而死——至於是不是真的憂慮而死,史書都已經蓋棺定論了,誰還敢多想不成?

元宏大怒,認定是有人陷害太子,讓任城王嚴查此事。

但任城王一番查驗後,卻發現還真是太子藏的。

元恪為此叫屈,他的手下茹皓出來認領了這事,說是他因為一點愛好,藏甲賞玩。

這是不是個替罪羊誰也不知道。

其實十幾副盔甲不是什麽大事,這個數量也沒誰會以為太子會憑此謀反,但奈何元恪在朝廷上做事很不收斂,執法甚嚴,不給宗王留太多顏面,出了簍子,對手們豈有不落井下石之理?

於是有朝臣宗王要求嚴查東宮諸臣,元宏心中清楚其中波折,於是只是懲罰性了把元恪禁足三月,將出來領罪的茹皓被流放六鎮,事情便算是被按下了。

但沒想到元恪也不是個心眼大的,吃了這虧,豈有不報復之理,於是便告發,北海王元詳,貪財圖利,到處營造宅第,奪占他人的房屋,收受賄賂幫人求官等事,然後又告發了幾位宗室、漢官……

元宏處罰了元詳,又批評元恪不顧大局,這事便算揭過去了。

誰知很快又來消息,六鎮之上,有鎮將勾結蠕蠕,引兵掠劫鎮民,有氏族千裏逃離追殺,前往洛陽告發。

元宏知道此事後,大怒,立刻著人嚴查,隨後舊病復發,臥床不起。

“……蠕蠕自阿伏那羅帶二十萬部眾出走,建立高車後,便衰弱內亂多年,一直安穩朝貢,突然間出了這事,也難怪皇兄怒極。”元勰長聲嘆息。

“柔然的事,怕只是個引子,”蕭君澤微微搖頭,“若我猜的不錯,你兄長真正擔心的,還是六鎮。”

“此話何解?”元勰虛心請教。

“想想當年,太武帝、孝武帝六征柔然,何等意氣風發,那時,柔然與草原,便六鎮軍戶的功勛之地,”蕭君澤解釋,“如今,當年的國之柱石,卻突然間變成與蠕蠕勾結,狼狽的為奸國之蛀蟲,你皇兄焉能不驚怒,那可是朝廷國本所在。”

“這六鎮之事,皇兄也多有安撫,”元勰雖身在南朝,但有自己的渠道,對這些十分清楚。“這三年來,皇兄提高了六鎮羊購價,又以幽州之糧草,彌補草原缺損,還親自巡視六鎮,提拔了十數名將士,六鎮百姓,皆盡感激……怎麽會突然就變成這個模樣?”

“還能為什麽,”蕭君澤忍不住笑道,“當然是有中間商賺差價啊,要是元宏不去關注,讓六鎮自然地腐爛下去,說不得還能拖延個二三十年,才會爆發,可如今有利可圖,那可不就推生矛盾了麽。”

古來經濟,無非就是衣食住行,其中衣食占絕對的大頭,糧食基本是固定的,可布帛在北魏其實就是當作錢來用。

織布就等同於印鈔,於是,草原為了羊毛,開始了新一輪的征伐與吞並,如今,這亂局不過是剛剛開始而已。

“那,該如何是好?”元勰心急如焚。

“想知道麽?”蕭君澤對他眨眨眼睛。

元勰頓時遲疑了,他當然想,但君澤這笑,讓他知道若是答應,肯定沒有好事。

蕭君澤幽幽道:“不想知道,那我可就不說了。”

元勰艱難道:“這,還請陛下賜教。”

蕭君澤不說話,只是目光溫柔地凝視著他,仿佛在說,你知道要怎麽做啊。

終於,元勰低頭:“請問,屬下有什麽可以幫到陛下?”

蕭君澤滿意地笑了:“也不是什麽大事,你到洛陽後,派人來襄陽接我,我去你那住上幾日,沒問題吧?”

元勰感覺太陽穴內隱隱作痛,有些生氣地道:“陛下,您、您就真的不怕回不了南齊麽?”

“不怕啊,”蕭君澤笑道,“相信我,我有萬全的準備。”

“在國都洛陽,若都讓你跑了,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元勰更生氣了:“既然陛下真不要這一番好意,那自可前來洛陽,小王當掃榻相迎!”

蕭君澤滿意地點頭:“一言為定,那,過兩天我再說給你聽,但這事說給你,又或者我說給元宏,其實區別不大,你反正是做不到的。”

府兵制的阻力,可一點也不比均田制差,到時,元宏還能不能撐住,把這個改過來,可真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