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每逢佳節(第2/2頁)

至於暴露臨海王的身份?他可沒那麽傻,否則回到南朝,他就更說不清了——你沒勾結臨海王,他為什麽會放你走?

……

走出了偏殿,青蚨關好了門,問道:“公子,就這樣放他回去麽?”

“青蚨啊,這個叫,欲擒故縱。”蕭君澤微笑轉頭,“過不了多久,他就回來的。”

蕭寶卷真的是能人了,當皇帝兩年,不但輔政大臣讓他殺得精光,陳顯達、崔慧景、蕭衍、蕭懿這些朝廷柱石,挨個被他逼反,和他相比,自己那位便宜哥哥蕭昭業都只能算是小白兔了。

真到了生死關頭,這些將領到時是會冒險造反,還是在他身邊,簇擁自己這位正統的皇帝血脈呢?

他要改變這個世界,就需要更多的資源,更高的權限,南邊的皇位,是他計劃裏重要的一環。

畢竟,南朝的莊園勢力,可不是輕易能打碎的,需要裏應外合才是。

想想最後大廈將傾時,自去砸上最後一錘,到時,那些世家大族的表情,肯定很有趣……要找好畫師畫下才行。

-

元英回來時,很是狼狽,這次他算是丟了大臉,被陳顯達大軍圍困了半月,要不是最後在君澤幫助下抓住機會,翻盤解圍,估計這時要麽戰死,要麽回朝廷被論罪了。

好在,無論過程如何,他至少都已經擊退陳顯達大軍,自己這小半的功勞,是跑不掉的。

聽說斛律明月抓住了崔慧景,他驕傲地將這老頭從君澤那帶走,帶到城頭,讓他看繁華的襄陽,嘲諷南朝將軍居然不如一個十五歲的小兒,一世英明全無……

崔慧景聽他言談裏對臨海王殿下推崇備至,面上雖神色淡漠,心裏卻嘆息著咱們全被臨海王殿下玩弄在鼓掌之間,你一個蒙在鼓裏的,有什麽好驕傲的。

同時,也有些嫉妒,那水軍頭領,居然還如此年輕,將來必是殿下嫡系,若將來殿下奪得大位,自己肯定進不了鐵杆,得想想辦法,顯示自己的能力才行。

-

同一時間,襄陽大勝,打斷南朝大軍的消息,也在正月時傳到元宏面前。

元宏那時正在鄴城處理高車叛亂,聞此言,不由對馮誕感慨道:“這是最近難得的好消息了。”

他最近處理的事情可真不少,高車、宗室貪汙、皇後和內侍不清不楚……回到洛陽時,還有好多人沒穿漢服,讓他沒忍住把任城王責備了一番,讓他們別找借口。

然後又是元英的求援信,他都考慮禦駕親征了。

馮誕知道他的意思:“那斛律明月,倒是將才,可以好好提拔一番。”

元宏笑道:“這是自然。”

於是思考一番後,封斛律明月為寧朔將軍,屯騎校尉,讓他的部眾正式成為朝廷的正規編制,元英雖有功,但也有過,只是加封了爵位,賞賜了金銀。

至於君澤,他給出了一個金城伯的爵位,試探地問他要不要回朝廷,以及我公主年紀也差不多了,你要不要考慮一下,咱們當親家……

馮誕並不看好他的提議,委婉勸道:“給君澤視名爵如浮雲,不如給他錢糧,更能得他心……”

元宏瞬間神色復雜,嘆息道:“朕何嘗不知,然國庫空虛,實在要不起他心,只能先用爵位撫慰一番。”

寫了這些,他思索數息,又在信裏多加了幾句。

去年拿下襄陽,讓他雄心大起,他想要等身體好些後,再發兵馬南下。

……

收到信時,蕭君澤正在和城中小吏商量辦襄陽城的燈會。

結果就看元宏又來操作了。

蕭君澤有些頭痛,也不遮掩,立刻寫了回信。

信裏,他歷數元宏這個南朝內亂終結者幫了南朝幾次大忙,蕭鸞篡位後,如果不是北朝南下,南朝根本不會擁護沒有威望的蕭鸞,如今南朝皇帝蕭寶卷狂妄無知,必然會攪亂天下,等敵國大亂時,你再南下也遲,不如先好好處理朝廷改制之事,過上一年,你那病不復發了,再考慮南下不遲。

將信送出後,他抱怨著元宏事多,然後繼續找城中小吏商量燈會之事。

燈會當然不是辦在城裏,而是在城外的魚梁州,到時,會有一個掛滿燈籠的集市,把一些需要處理的酒水、布帛打折售賣,再點幾個火堆,找幾個雜耍,算是讓城中百姓熱鬧熱鬧,也提升一下因為戰爭而引起的消費低迷。

到時把崔曜、明月、硯舟、青蚨這些好友喚上,一起去逛逛街,放松一下……

商議完諸事,已是夜裏,他走出衙署,看著天上明月,把冷得有些僵的手指放在唇前輕輕一呵。

嗯,有點想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