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當斬凡塵

許志安還是老去了。

生命的最後時光,未曾歷經過什麽災禍,亦無病痛的折磨。

只是亦如同所有凡人都要經歷的那些事情一樣,無所例外。

人這一生好像只有兩件大事。

一件是出生,懵懵懂懂。

一件是死亡,渾渾噩噩。

懵懵懂懂間嚎啕大哭,渾渾噩噩裏欲哭無淚。

終究是塵世一場,此生不見。

顧擔顯得是如此的沉默。

他沉默的立在那裏,像是一尊靜止的雕塑。

外界的吵鬧,他竟都聽不清晰。

許志安,是他醒來之後所見到的第一個人。

也一直都是他的長輩。

這麽多年下來,許志安一直對他都頗為照顧,無論是婚姻大事,還是個人前途,都有許志安曾經努力過的痕跡。

顧擔亦是像對待自己長輩那樣對待著許志安。

可是在許志安生命最後的幾年時光,顧擔時常都不會待在小院子裏。

或許,連他自己都說不清楚自己的心緒。

究竟是真的想要快點去治病救人,積攢壽元,期待下一個階段的青木化生訣的晉升能夠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增添壽元。

還是在恐懼身邊最熟悉的人,正在無可阻擋的,一天天變老,直至邁向死亡的終點,所以才要找個借口離去,不敢親眼目睹?

他分不清楚。

大概這便是長生者的悲哀。

都說世上最為殘酷的事情,便是白發人送黑發人。

但若始終都是黑發人送白發人,那又該如何去訴說呢?

從此以後,顧擔已再無長輩。

無人可以再不講道理的訓斥他,無人可以再劈頭蓋臉的數落他,無人可以再蠻不講理的教訓他。

可顧擔並不開心。

纏繞在他身上的,那一根錨定塵世的,最初的線,斷了。

人生何苦?

求而不得。

可有再苦?

得而復失。

可有最苦?

孤家寡人。

他呀,也終於是成為了別人的長輩,且永遠都不會再有自己的長輩了。

顧擔將蒼從許志安的懷中抱了起來,讓荀軻將痛苦失聲幾欲崩潰的小瑩給看好。

他什麽都沒有說,顯得是那般的平靜,平靜的宛如木偶。

逝者已矣,而生者,還要繼續努力的生活下去。

生命的最後這段時光裏,許志安絕大部分時候,還是開心的。

按照壽元來算,許志安的年齡也算是喜喪。

這也是一個橫跨了兩國、三朝的老人呀!

風風雨雨都曾經受過,沒有那麽多值得稱道的壯麗詩篇,正如同這個時代絕大多數的老人一樣,組成這個世界的一部分。

許志安的葬禮很簡單。

但來的人很有重量。

顧擔、王莽、禽厘勝、公尚過、荀軻、蒼、小瑩……夏朝的皇和他最信任的大臣們,以及生前那些他所喜愛的,也喜愛他的人都到了。

還有一位顧擔並不熟識,大多是聽聞的人。

許志安的兒子。

那是一位商人,在許志安故去之後,正在大祈做生意。

還是王莽派人快馬加急給他抓了回來。

面對許志安的死訊,他看上去並不是那麽悲傷,只是沉默了一會兒,說了句:“他一直覺得我經商是不務正業,我們關系不好,回家就吵架。”

但在靈堂上,許志安的兒子還是無法止住自己的淚水。

他也永遠少了一個不講道理就能訓斥他的人。

守喪,下葬。

許志安回歸到了許家的祖地。

而顧家小院中,永遠都少了一個人。

且不再回來。

顧擔經受過很多身邊之人的死亡。

無論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

最初的太醫令龐琦、林禦醫,後來的丁季,再到林小依……這些人中有的熟絡,有的不怎麽熟識,有的是被遷怒,有的是被迫害,有的是主動選擇。

而親身經歷熟悉之人故去,這的確是第一次。

顯得是如此的無奈,且無法抗拒。

或許正是因此,很多人才喜歡那渺渺無蹤的仙道。

長生不老呀,長生不老。

不必再去面對那可怖的死亡,只要能夠踏上仙道,連親友都能因此而延年益壽,哪怕不能行至終點,也能夠多陪伴許多歲月。

……

時間永不停歇。

無論何人故去,何人誕生,那條不可目睹的奔湧大河不留余地的沖刷著每一個人。

夏朝七年。

並未發生什麽大事,只是有一個人回來了。

清平子。

這位同樣橫跨了兩國三朝,年齡和許志安差不多大的老家夥,看上去仍舊健康且富有活力。

武道宗師百二十歲的壽元,養生有術之下,這個年齡都能當人太爺爺的方士,看上去和幾十年前的區別也並不算太大,只是更加的成熟穩重,整個人身上都散發著強烈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