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兩個要求

皇宮,藏經閣。

藏經閣之地,位重權輕,更是身處皇宮之內。

這裏的官職,通常是留給一些不太方便處理,但輩分和名望頗得皇室信任的元老的後花園。

夏朝初立,暫時還沒有需要那般去處理的人選,看守藏經閣的官職,最終分落在了三個人的頭上。

荀軻、鄒聃和莊生。

三人之中,荀軻是墨子的徒弟,更是在顧家小院中生活好些年,被顧擔言傳身教,期望頗大。

而鄒聃和莊生則是清平子的徒弟,天資也皆是上上等。

最關鍵的是,這三人的年齡,都還太小。

荀軻尚且不足二十歲,而鄒聃和莊生也才剛剛二十歲出頭而已。

夏朝就算再怎麽缺人,也不至於讓二十歲的小家夥頂上去。

倒不是王莽輕視他們的才能,只是缺少了歲月的洗禮和沉澱,提前走上舞台,無疑是在透支一個人未來的潛力。

國事繁重,絕非是說說而已。

而藏經閣這處地方,藏有天下各種書籍,只要悉心向學,總能學到很多東西。

等到年歲稍長,博覽群書,一法通而萬法通,閱覽萬卷之後,再走人間之道,無疑會簡單和容易不少。

由此可見,王莽對於官職的劃分,也是下了頗大心血的。

藏經閣之中,三人彼此皆是捧著一本書誦讀。

僅從所看之書的類別上,就能看出三人的不同來。

荀軻在看史書。

鄒聃在看天文歷法。

唯獨莊生,不幹正事兒,正捧著一本講述仙道奧妙的書籍看的是津津有味——那是一本關於茶樓酒肆之中對於仙人傳說的匯總,大多都是些純屬編造的故事,如有雷同,絕對巧合。

三人互不打擾,唯有偶爾響起的翻書聲會串聯在一起。

藏經閣中除了照應書籍的仆人之外,再無一人。

畢竟夏朝初立,很多職位都是空缺的,也還沒有來得及招攬才子,後宮中也僅有許婉容一個,皇子更是只有一位——還是剛剛出生不久的,也不需要來藏經閣看書。

前所未有的閑暇時光,也給了三人無比的清凈。

再加上彼此的性格都算不得有多麽熱切,更不算熟識,反倒是各自享受著那一份安靜。

顧擔踏入藏經閣之中的時候,見到的便是三個小家夥自顧自的翻書閱讀,對於他的到來全無任何的察覺。

顧擔也並不驚動這幾個小家夥,仔細觀察著三人臉上的表情。

或許是因為翻閱的是史書的原因,荀軻臉上的表情最為凝重。

在他的身旁,還一同擺放著很多史書,彼此攤開,每看幾句,荀軻甚至還要拿出別的書籍彼此對照,看的也最為緩慢。

事實上,絕大多數的史書都極為無趣,絕非酒樓茶肆間流傳的那樣精彩紛呈曲折離奇的故事,更多的是幹巴巴的流水賬。

而且還是頗為相似的流水賬!

可能其間幾個字的變化,便預示著一場曾經的風雨。

能夠看下去,並且能夠看懂的,都並非常人。

更關鍵的是,很多史書其實是語焉不詳的,簡簡單單一句話中,埋藏的信息若真要挖掘,可能就隱藏著於當時而言天大的事情。

至於能否察覺的到,那就要純粹看個人的悟性了。

而能夠從中汲取到什麽樣的養分,那更是因人而異。

再看鄒聃,鄒聃手持天文歷法的書籍,則是若有所思的模樣,身旁還擺放著筆墨紙硯,偶爾會寫上去一些鬼畫符,便是以顧擔的目力,都看不出他到底想要寫什麽東西。

那大概是被他簡略到極限的符號,記錄下自己靈光一現時的靈感,又不肯被耽擱太多時間,所以一切從簡。

最輕松的便是莊生了。

這個家夥看著那些酒樓茶肆中的說書故事,可謂是看的津津有味,神采飛揚,既沒有荀軻的憂心,亦是沒有鄒聃的思索,更像是沉浸在了故事的世界之中,徹底放飛自我。

偶爾還會眉飛色舞,極小聲的吟誦幾句故事裏的台詞,倒也不會打擾二人悉心向學,只是相比之下,顯得有些不幹正事兒而已。

顧擔站在那裏,默默的等候。

等到荀軻緊皺的眉頭開解,臉上露出恍然大悟般的神態之後,才終於是有了動作。

他屈指一彈,一縷極為細微的清風便被掀起,正撞在荀軻的眼睛裏,刺激的荀軻連忙揉了揉眼睛,左右環顧要看看哪裏的窗戶沒有關好,便看到了等候在那裏的顧擔。

正要下意識的喚一句顧先生,就看到顧擔做出了一個莫要言語的手勢,指了指在一旁仍舊沉浸在書本世界的二人。

荀軻心領神會,將周遭書籍收拾好,分門別類的放在一起後,輕手輕腳的和顧擔一同走出了藏經閣,沒有打擾剩下的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