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召太醫院

宗明三十年,豫州大旱,羽州先是地龍翻身,又是大青入侵,慘狀比之豫州有過之而無不及。

宗明帝面對大青的侵略氣憤至極,沒有了修道的那一份沉穩心性。

同年,宗明帝派遣四路大軍,以上將軍張啟瀚為首,舉兵迎擊大青!

張啟瀚的軍隊本就駐守於羽州,只是突遭天災變故,又有大軍殺至,不得不轉戰千裏。

宗明帝並未責罰,反而讓他戴罪立功,成為了這次南征的將領。

大青氣候風俗與大月迥異,據說是雨水甚多,樹木繁茂,毒蟲走獸便地皆是,若沒有一個熟悉的將領統帥大軍,便是真的揮兵百萬,也很難討的了好。

更關鍵的是,前幾年在大青還未曾真正舉兵的時候,張將軍便曾上書過大青之心不死,仍想揮兵劫掠,只是最後被壓了下去。

如今能夠得到宗明帝的重用,也是理所當然。

不同的是,這一次發動大軍,畢竟受到了天災的影響,連太醫院都受到了波及。

最終的命令下達,太醫院最少也要抽調出一半的人手跟隨大軍開拔。

大青多山林瘴氣,士兵水土不服之下所需醫者的數量是遠遠不夠的,張啟瀚將軍思慮甚遠。

只是這未免苦了太醫院,整個太醫院不能說全是老弱,只是真正有經驗有能力的太醫哪個不是經受過歲月的洗禮?

一身醫術達到頂峰,年歲也自然變大。

縱然醫者無需真正踏足戰場與人廝殺,可一路勞頓苦累,想要撐下去還真不算容易。

顧擔當然也無法逃開這樣的一份征召,除非不準備繼續在大月混了,直接叛國。

“唉,我早就跟你說過,就該早些覓個良家姑娘結婚生子,你看小依如今孩子都好幾歲了!如今要尾隨大軍出征,又哪裏是什麽好事呢?萬一有個三長兩短的,我在下面見了你爹,又該如何是好?”

墨家武館之中,許志安愁眉苦臉,唉聲嘆氣的說道。

自太醫令龐琦和林禦醫身死之後,太醫院終於也有躲不過去的那天。

這次抽調,許志安將作為太醫院的領頭人技術支援,完全躲不開。

顧擔年輕而且身體強壯,怎麽說也是太醫院的一份子,也被“幸運”的選上了。

“沒關系的許叔,咱們在後方,大多數時間只需治理傷兵,真正上戰場距離咱們還有一段的距離。”顧擔出言寬慰道。

八年的時間,他的驚蟬第二重也已練成!

其中許志安曾贈與他的斷魂燒藥酒提供了不小的一份助力,他的身手放在整個大月也已經算是不錯。

“我知道你學了些武藝,只是武藝再高,身處軍陣之間又能做成什麽事情?平平安安的歸來,比什麽都要強!”許志安嘆息著說道。

顧擔自是了然。

他並非是喜歡出頭的性格,來到此世八年,除了按部就班的治病救人之外,從來沒有搞過什麽事情,一路治病救人,與人為善,和和氣氣。

縱使宗師放在千變萬化的戰場上都只是一滴水而已,他也沒有為大月拋頭顱撒熱血的覺悟。

事到臨頭,真要不可為的時候,跑也就跑了。

兵貴神速,沒有多少時間留給他們收拾。

沒多久,太醫院的眾人便跟隨著各路軍馬,前往羽州。

身處戰爭最前線的張將軍已經在統帥軍隊與大青的人馬交手了!

國內大災又有強敵環伺,首戰許勝不許敗。

張將軍格外有耐心,雖是要戴罪立功,卻是步步穩紮穩打,從未貪功冒進。

理所當然的也並未取得到什麽戰果,面對大青軍隊的挑釁多有避讓之處,一時間竟得到了烏龜將軍的稱呼。

羽州畢竟是大月皇朝的主場,經營了數十年,幾代人的教化,等到各路大軍一到,一直表現的好似縮頭烏龜的張啟瀚果斷全軍壓上,一改往昔處處避讓容忍之態勢。

早已憋屈至極的大月皇朝軍奮勇廝殺,終於是首戰告捷!

張將軍一掃烏龜將軍的模樣,大開大合的四處出擊,橫掃大青在羽州內殘留的軍隊,完全不給一絲生機。

相比於士氣高昂的軍陣中,傷兵營的氣氛從來不見得有多好。

斷體殘肢比比皆是,時不時的便有士兵的痛呼聲傳出。

無論打了勝仗還是敗仗,想要完全沒有士兵傷亡都無疑是癡人說夢。

顧擔身處其間,縱使用出了渾身解數,也拯救不了多少人。

醫療的條件很差,雖然他盡力讓傷兵營保持著幹凈與整潔,可情況也只是稍微的好上一些。

大多數時候,他們的確在救治士兵,可並非是精心診治,而是盡人事、聽天命。

傷殘者太多,一個個救治,累死所有醫者都救不回來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