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二章 無條件投降

蟲族和采集者之間的戰爭還在持續,不,說是‘戰爭’其實並不怎麽恰當,用‘單方面的屠殺’來描述才合適。

蟲族與阿米巴之間巨大的技術代差,在采集者們解鎖超光速技術後,技術勢壘成倍性的在放大,達到難以用數量進行彌補。

光是一只超光速生物,就足以對付布滿整個恒星系統的利維坦蟲群。

極為廉價的超光速技術,讓采集者可以隨意的離開或進入恒星系統,而蟲族還無法進行攔截,采集者完全可以迅速地往返敵人陣地和族群殖民恒星之間,無止境的補充彈藥攻擊敵人,蟲群還只能被動挨打,毫無還手之力。

單只超光速生物都是如此,一群超光速生物就更不用說了。

再加上由於霍古的命令,采集者們進攻蟲族可以稱得上是全心全意,蟲族疆域淪陷的速度和采集者們朝著無人恒星系統殖民的速度基本沒有太大差別。

可以說,蟲族存不存在對於采集者的殖民擴張幾乎沒有什麽影響。

按照目前的擴張趨勢,阿米巴只需用一百多年的時間就可以將自己的疆域擴張到整個恒星系統,而哪怕蟲族不斷的擴張占據新的恒星系統,也會在數十年後被追上,阿米巴的擴張速度要在蟲族之上。

每一天都有著大量恒星系統失守的消息傳到蟲族主宰那裏,如果主宰是一個人類,現在恐怕頭發都給急禿,學著元首那樣情緒失控的對一眾下屬,歇斯底裏的咆哮。

不過主宰不是人類,所以沒有變成那個樣子,被特化過的生物腦每時每刻都在思考著該如何才能破解當前的滅族之危。

蟲族主宰不由地回憶起上次同放牧人仆從之主間的交談。

放牧人是因為它們蟲族和阿米巴之間存在著一點相似性,所以才放過蟲族,將它們收編為仆從,期望著它們什麽時候成為又一個阿米巴。

然而對比現在的阿米巴,蟲族主宰感覺這根本就是放牧人的癡心妄想,它們會成為阿米巴?要怎麽成為?

蟲族和阿米巴戰鬥過,雖然了解的並不多,但還是能很直觀的感受到猶如天塹般蟲族難以逾越的差距。

其中的差距只需要做個簡單對比即可。

比如幹擾靈域的使用,蟲族究竟應該怎麽改變基因,去找什麽生物來獲取基因,才能屏蔽掉靈域的使用?

蟲族主宰發現它們從根本上就沒辦法做到這點。

改變基因,誘導生物體的演化,尖牙利爪可以越來越鋒利,蟲酸可以調整為其他各種配方,生物體可以越來越龐大,越來越強壯。

但它們就是沒辦法掌握屏蔽靈域的生物能力,除非存在可以屏蔽靈域的生物體,並且蟲族能夠無阻礙的利用這種生物體的基因。

亦或者是用最古老的土辦法,通過放射性射線來破壞基因,讓基因片段隨機組合,興許能夠組合出屏蔽靈域能力的基因。

當然,這種可能性是非常渺小的,渺小到基本上可以變相的理解為根本不存在。

蟲族主宰此刻才後知後覺的恍然發現,它們蟲族是多麽的弱小,這種弱小來自於它們對其他生物基因的吞噬,這種過分依賴其他生物基因的發展模式,奠定了它們此刻的弱小。

如果,整個世界只剩下蟲族這一種生物,它們蟲族難道就不用再變強了嗎?有能力短時間裏迅速的變強嗎?

答案是,沒有,因為沒有強大的基因可以供它們獲取,這是獨屬於它們蟲族的軟肋。

雖說現在的情況,並不是全世界只剩下蟲族這一個物種這樣的嚴峻,可情況也差不了多少,蟲族變得越強大,蟲族能夠利用的基因就越少。

例如獲取鳥類的基因,蟲族掌握了扇翅膀飛行的能力,那麽後續蟲族獲取其他鳥類以及類似飛行生物的基因都將不再具有意義,因為飛行原理大同小異,都是煽動翅膀飛行,而且蟲族扇翅膀的基因經過專門的基因調整還更為強大,遠不是自然生物能夠比擬。

或許蟲族可以通過收集基因,讓翅膀的結構更加合理,飛行阻力越小,可要想憑此自然演化得到超光速技術,或者反物質推進技術,根本就是想太多了。

正因為存在這樣的軟肋,蟲族的數量幾何倍的增加,但在技術實力的方向上,卻始終發展的慢如蝸牛,基因吞噬能力除了早期階段外,這種能力逐步成為禁錮蟲族變得更加強大的枷鎖。

蟲族主宰經過反思,盡管還沒有對‘科學’的一個正確概念,但也因為接連的敗仗,更加清晰直觀的感受到基因吞噬技術給發展帶來的弊端。

問題還是那個問題——如果並不存在蟲族以外的其他生物體,難道蟲族就不再發展下去了?

除了搶奪其他生物的基因,以及破壞基因再組合的抽獎大法,難道就沒有另外更好的方式,讓蟲族想要什麽樣的基因就要什麽樣的基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