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生物兵器

阻擊蟲群的克斯人空天部隊,不出意外的全部隕滅,現實不是美好的英雄傳記,克斯人空天部隊也不會因為必死的決心與勇氣而突然戰力大增,把來襲的敵人全部殺光。

當消滅了克斯人的空天部隊後,采集者便不再關心外界的事情,而是將精力投注到對蟲族作戰單位的研究上。

事實上,想要研究當前寄宿的這種外觀形如鰩魚的大型飛行生物設計,並不需要采集者特意對其進行解剖,那是非常落後的信息獲取方式。

擁有基因語言化的采集者,只需要將生物體的某一個體細胞的基因鏈攤開,直接閱讀基因鏈的信息就可以知曉當前這個生物體由裏到外的一切。

“有趣且特別的生物體設計……”

寄宿於生物體內部的采集者在閱讀基因後,流露出意外的情緒,因為這樣的生物體設計非常的少見,對它而言很新穎。

“整體面積大約五萬平方米,總質量五十萬噸……”

“雖然身軀扁平,並且有著一對可扇動的膜翼,符合借助空氣阻力生物的流體飛行外觀,可生物體本身的質量太重,膜翼面積又太小,實際上光靠兩側的膜翼根本不可能飛得起來,經過觀察可以初步確定,提供上升力的是其他原因,膜翼存在的意義是為了讓該生物體能借助空氣阻力進行一定程度的靈活機動。”

考慮到該生物體的體重,就算將膜翼面積放大十倍,扇動膜翼的升力恐怕也不足以支持一只五十萬噸量級的生物在高空飛行。

而且放大十倍以上的膜翼長時間持續扇動,所需要的能量將是非常龐大,這遠不是生物體內部的化學能能夠維持。

因此,生物體兩側膜翼的作用不是為了給生物體提供上升力,而是向魚鰭那樣,用於在空中飛行是進行機動改向。

“它的骨骼結構也非常的有意思,尾部尖端的中空骨骼內,包含一種固體的礦物狀物質,漂浮在低密度骨髓液裏,並且這些骨髓液中還遍布著網格狀的神經纖維,當骨骼內部的礦物狀物質因運動和改變方向而發生位移時,骨髓液和神經纖維就會立即反饋給生物體,使其可以保持平衡,同時還能起到指引方向的作用,一種另類版的陀螺儀。”

“側翼前端的突出的骨骼尖刺,是一個生物電磁系統,能釋放並接收無線電和電磁脈沖,既能夠作為一個無線電通訊的器官,也能夠通過釋放和接收電磁脈沖來作為生物雷達來使用。”

“身上有八個生殖巢,利用輻射物的電離輻射,人為促使幼體胚胎畸形癌變,以此來繁殖出大量用於作戰的短壽個體。”

“不過這種制造作戰個體的方式有個缺點,為避免生物體被自身攜帶的輻射物殺死,需要重核元素來進行封裝,並且會很厚實,但這就阻礙了短壽個體孕育成型後離開生殖巢,因此在生殖巢的開口處僅僅只是設計了一種很薄且結構簡單的有機薄膜,然而這樣的方式雖然解決了短壽個體離開生殖巢的問題,卻衍生出另外一個問題,電離輻射在接觸到有機薄膜後,波長會轉變為可見光波段,成為很醒目的發光體,這導致該生物體無法進行夜間奇襲作戰,敵人可以輕易循著生殖巢的光芒鎖定它的位置。”

“大腦有一個神經核,似乎是用於指揮者指令的終端,不過目前還不清楚傳遞指令的媒介是什麽,至少可以確定不是無線電。”

分析完寄宿生物體的生理結構,采集者轉而分析起生物體所孕育的短壽個體。

“然後就是短壽個體,通常情況下會以胚胎孢子的形式存在,以此來節省空間,在戰鬥的時候會受到母體電離輻射而癌變,迅速成長為可作戰的短壽個體,以自殺式襲擊為作戰方式,主要的攻擊方式是自身的高分子生物利齒以及利爪,切割能力可觀。”

“不過這種短壽個體存在諸多弊端,比如,並不具備遠程攻擊能力,因此空戰能力為零,短壽個體並不像母體那樣具備飛行能力,只能通過膜翼在高空滑行位移,最終會落到地面上參與地面作戰,由於是癌變體,因此壽命短暫,大約只有兩天半的壽命。”

如果說采集者現在寄宿的生物體是槍械,那生物體所孕育的短壽個體就是彈藥,整個生物體就是為了集體戰鬥而被特化而成的集團戰鬥兵器。

不過,雖然這樣的生物型戰鬥兵器的設計理念很新穎,可在采集者看來也就那麽回事,優點很明顯,缺點同樣也很明顯。

“只是這種程度的殺傷力並不足以對族群構成威脅,尖牙利爪沒有威脅性……”采集者下了定論,但又很快自我否決了定論“不,還不能過早下定論,蟲族還有很多類型的作戰單位,需要逐一確認過後,才能夠判定蟲族對族群的威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