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章 深入遺跡環

“後續呢?”

獲取的信息瀏覽完,但殘缺嚴重,並沒有說明柏杜文明是因為什麽而毀滅,可能是和靈域有關,也可能是出於自身文明的原因。

想要了解柏杜文明的毀滅真相,還需要更多的信息。

“沒了。”

“沒了?線索斷了?”

“不,別著急下定論,恒星環遺跡還沒探索完。”

這個恒星系統內的環非常巨大,絲毫不比采集者們構建的恒星環小多少。

但同時,這個遺跡環非常的脆弱,電磁力沒辦法在更加宏觀的物質上展現,光是行星尺度,電磁材料的強度就已經柔軟的像面條那般,更別提恒星尺度,電磁力提供的物質強度形同於無。

基於擔心遺跡環解體,采集者們在登陸遺跡環上探索時,並不敢如行星開采、探索那樣亂來。

不管是登陸,還是探索,采集者們都是保持著采集者的姿態,而非以根須形態一邊獲取物質擴張一邊探索,以避免柏杜文明的遺跡環因為它們亂來的關系而發生大規模解體。

這不是沒有可能,遺跡環到現在還沒有發生解體,不是因為其本身還有著什麽結構強度,僅僅只是因為自身公轉與恒星引力達到了一個微妙且脆弱的平衡,這種平衡一旦打破,就會發生連續性的大崩潰。

那時,所有的東西都會跌落進恒星的火海裏。

“應該多派一些個體,在遺跡環更多的地方登陸探索。”

有些想要加快探索進度的個體提議,但這樣的提議並不能讓所有個體認同。

“不建議這樣做,增加環遺跡的質量會導致各區段質量的不均勻,從而引發大規模的崩潰事件,現如今的登陸探索已經是非常冒險的行為。”

別看采集者單獨個體的質量很輕,但積少成多,復數采集者分布在多個遺跡環的區段上,勢必會導致質量不均的情況。

而讓探索中各區段的采集者們都保持著相對均勻的分布,那也是不可行,從宏觀上看這就相當於給遺跡環多個方向上同時受力,以達到力的均衡,可遺跡環已經非常脆弱,天知道遺跡環能不能承受得住,多數采集者傾向於承受不住,因此繼續增加探索個體的提議不被認同。

探索還在繼續,探索個體以兩個為一組,朝著遺跡環的內部探索。

在探索持續一段時間後,采集者們注意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它們找不到柏杜文明的屍骸,太空的真空環境非常有利於保存屍體,遺跡環目前探索的區域,基本保持著真空狀態,柏杜文明的人死亡後,遺骸可以保存很久。

“是靈域吧?只有它們才會那樣垂涎智慧生物的屍體。”

“我也這樣認為。”

如果是像洛人那樣的文明內部鬥爭,沒理由會留不下一具屍體,洛人文明哪怕是母星爆炸都有屍體留下。

“還是探索完遺跡環再下定論比較好。”

比較謹慎的個體還是保持著觀望的態度。

探索還在繼續。

“前面沒路了。”

探索的其中一組采集者停下步伐,通道的坍塌阻擋了它們前進。

“能繞道嗎?”

“我看看地圖……不行,這裏是主道,旁支封堵可以繞道,但主道被封堵就需要跑到很遠的其他主道那裏。”

對照了從遺跡環其他地方獲取的地圖信息後,采集者對同族表示無奈。

“……這通道的設計者絕對是腦子出了問題。”

“同意。”

主道被封,但探索還是要繼續,因此同族提議。

“看來只能走遠路,最近的主道距離我們多遠?”

“不,沒必要走那麽遠,我們從這裏穿過去,把自己的軀體改變為細長狀,從坍塌的縫隙裏鉆過去。”

“但是這樣會損耗生物能,我們探索的進程會縮短。”

“不礙事,距離我們最近的主道可是有四萬公裏遠,從那邊繞遠路消耗的生物能會更多,不劃算。”

“……那就鉆過去吧。”

在兩只采集者個體商議的最終,還是決定從坍塌的縫隙裏鉆過去。

改變了自身形態之後,采集者很輕松的鉆入坍塌縫隙,在狹窄的空間內繼續前進。

大約前進了數千米的距離,它們再次停下了前進步伐,不是它們不想再繼續前進,只是在坍塌的後面,還有另外的東西阻擋它們前進,這次它們連縫隙都沒得鉆。

“什麽情況?這裏為什麽是死路?”

采集者驚異的詢問一旁的同族,而對方也是一陣茫然。

“是不是錯地圖了?”

被同族這樣反問的采集者,對照起遺跡環的地圖。

“沒有啊,這裏是主道,直接連通著遺跡環的外側和內側……咦?地圖上有標注這個東西,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