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時間的洗禮

輝文明遺留下的實驗室結構與星門不同,並非中子簡並態材料,而是使用分子材料建造而成,因此依舊是會受到化學鍵的影響。

兩只采集者使用化學配位性,在實驗室外墻上蝕刻出一個一厘米直徑的孔洞,然後將已經孕育好的根須透過孔洞延伸至實驗室內部。

“很好,我進來了,沒有異常,一切正常。”

最先進入到實驗室內部的采集者,起先警覺的觀察四周,謹慎確認並不異樣後,這才告知另外還未行動起來的同族。

之所以這樣謹慎,主要是它們擔心實驗室的防衛機制會發揮效用,如果防衛機制還仍然有效,那最多就只會死一只采集者,另外一只還沒行動起來的采集者就可以逃過一劫,繼續展開對輝文明古跡的研究和試探。

實驗室的內部很昏暗,沒有任何照明,與卡特人那邊的輝文明遺跡一樣。

當另一只采集者的根須也深入到實驗室內部後,兩只采集者展開了對實驗室內部的撒網式探索。

並非是形容,真的就是‘撒網式’,縱橫交錯的根須近似樹木那盤根錯結的根部,地面、墻上、天花板,甚至是墻體內部都有存在,共同編織成一張正在鋪開的大網。

“根據卡特人那邊的輝文明遺跡找到的信息,這個遺跡是屬於輝文明中級別比較高的實驗室,肯定會對當初導致輝文明毀滅的那場實驗有一個比較詳盡的實驗記載。”

“八億年的時間,就算有這樣的信息記載,恐怕也已經不存在了。”

“要看輝文明是以什麽作為實驗記錄的載體,如果是用微觀器件記錄的話,那大概率是應該什麽也不剩下,微觀尺度的量子效應會把實驗記錄在這八億年裏全部丟幹凈,除非輝文明有技術能夠解決量子效應帶來的侵蝕。”

“但如果是其他的記錄方式,例如排列分子的文字記錄,那實驗記錄大概率會同這座實驗遺跡一樣,被完好的被保存下來,就像他們留下的陣之書那樣,實驗室遺跡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防護層。”

“找找看吧。”

因為整個實驗設施很大,要比卡特人母星上的遺跡大上許多,所以兩只采集者在搜尋上也耗費的時間要更多。

一個個封閉的房間被探索,實驗室內的機械門基本上都不能用了,但好在采集者從來都不走正門,倒也不算是太大的阻礙。

絕大多數的房間都很空,最多就是有著一個類似桌子的平台擺在房間內,就這樣搜尋了一段時間後,在某個房間內,它們找到了一些東西。

房間內有很多東西,看起來就像是各種機械設備,因此兩只采集者都興奮起來。

“大豐收!”

“先別高興的太早,畢竟是八億年的老古董。”

另一只采集者提醒同族,雖然找到了機械設備,但內在的芯片這些東西還有沒有真的不好說。

安定下心情,采集者打量起這些東西,房間大概占據三百平方米的面積,一堆疑似設備儀器的東西貼著墻圍成一圈,然後距離貼墻那圈設備十多米的距離再次有疑似設備儀器的東西圍成一圈,一直向內圍了三圈。

兩只采集者並沒有著急上前查看,而是遠遠觀察。

“能看出來用途嗎?”

“只是外觀的話看不出來,我們需要了解這個設備的內部結構。”

每個種族的審美不同會導致其制造的機械哪怕原理和用途相同,也不一定外觀上就會一致或者相似,搞不好人類的台式電腦的外觀在宇宙中某個文明眼裏,就是垃圾桶的外觀。

甚至目前這些圍成一圈圈看起來像是某種設備儀器,可能只是輝人的馬桶呢?

所以,采集者沒辦法單憑外觀上判斷出這些疑似設備儀器的東西具體的用途。

根須蔓延,兩只采集者各自挑選一個,將根須探入其中,並很快支配了其內部的每個角落。

這也讓它們原先的滿懷期待落空,它們同時得到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從結構上可以確定是某種儀器設備而不是馬桶,但壞消息是這些儀器設備的內部只是宏觀結構保持完好,微觀尺度的結構早已經是面目全非。

“這思路行不通,設備內部因為八億年的化學侵蝕,已經面目全非,雖然大體結構還在,但各零件的材料成分已經變成了其他雜七雜八的元素混合在一起。”

不說量子效應,單說分子蝕刻就足矣破壞掉電子芯片,雖說輝文明不一定還使用電子芯片這種東西,但道理還是不變的,作為承載信息的載體被侵蝕的明目全非,再厲害的計算機都不可能再發揮效用。

“去其他地方看看。”

兩只采集者放棄了‘試圖在一堆空殼裏找尋信息’這種很傻的行為,轉而將注意力投注到對實驗設施內其他房間的探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