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新工業思維

“進度怎麽樣了?耽誤了多少時間?”

回到分屬於自己的那顆類地星球,初在剛一回歸,便詢問星球上的同族個體,行星施工的進展情況。

擁有復雜生態圈的宜居星球只是一個小插曲,除了那顆行星外,這個恒星系統裏其他的行星該拆的還是會拆。

“沒有延誤,仍然在計劃時間的範圍內,已經有三座反物質巨構入軌恒星附近,並且投入生產。”

得到同族回答的初停頓了一下,隨即再次詢問。

“對這顆星球的覆蓋進度完成了嗎?”

“還差地核的部分,那裏溫度和壓力都太高,而且充斥著巖漿,還需要些時間才能完成全方面立體式的覆蓋。”

所謂的全方面立體式覆蓋,也就是利用根莖覆蓋行星,不僅僅只是覆蓋星球的地表,還要讓根莖縱向延伸直達地核,由外到內的掌握著這顆行星的每一寸空間區域上的資源。

“這方面的進展有點慢了……”

離開時,星球的覆蓋就已經在它的指揮下進行,而且已經完成了很多,現在它從那顆宜居星球回來,星球覆蓋卻還沒有完工,不免有少許失望。

“接下來聽我指揮,為了不超出計劃時間,我們需要趕一下進度。”初道。

“是!”

在初的指揮下,整個星球的生物體都變得活躍起來,利用水壓工業制取出大量的固態氮、固態氦等低溫物質,一邊讓根莖拓展範圍,一邊向地層中注入低溫物質,從而實現降溫拓展兩不誤。

高溫加上急速冷卻,就會造成地層結構的疏松開裂,即便地層的密度極高也是同樣,簡單的熱漲冷縮原理。

不過相對的,大量低溫物質出現在地層之中,冷熱交織後會形成大量攜帶高溫的氣體,地層的熱量都轉移到了這些氣體上。

這些氣體囤積到一定數量後會開始突破地層,星球地表的各個地方開裂,地震時有發生,每當這個時候,裂口處都會噴湧出大量灼熱氣體。

不過在初指揮著根莖進行疏導後,這些氣體對它們也就不再有什麽風險。

地底的施工有了初的加入後,采集者們如虎添翼,根莖拓展的進度非常快,很快便將根莖網絡推進到地核附近。

到了這一步也就沒有太多需要協調指揮難度,只要想方設法的把地核的熱能耗盡,就是對行星全面性的拆解。

一座座的反物質巨構出現在恒星軌道附近,在那裏制取族群所需的反物質,除了反物質巨構外,還有組成星軌的磁環巨構。

恒星系內的星體坑坑窪窪,看起來就像是被老鼠啃了好幾口的圓球奶酪,成百上千噸的物質資源在恒星系統內飛行移動,輸送給各個需要物質資源的地方。

唯一還能保持著圓球外觀的,也就只剩下那些氣態巨星,不過它們的體積也縮水了很多,某些貪得無厭的家夥正在軌道上垂下吸管,肆無忌憚的汲取著氣態巨星的物質。

一如以往那樣,體積與質量都偏小的三顆衛星率先被拆解幹凈,七零八落的分散到恒星系統內的各個角落,有些被用於當作低溫物質拿去給星球地核降溫,有些則是作為生物體的組合元素被使用。

需要初去做的事情,基本都算是做完了,剩余下來的事情交給其他同族也是一樣,恒星系統內的族群建設進入到最後的斜坡式發展,雪球會自主的越滾越大而不再需要外部刺激的介入。

不過這也並不意味著初可以閑下來,它陷入了沉思。

“初,你在想什麽?”有采集者這樣詢問。

初是這個恒星系統內年齡最年長的采集者,所以很多時候,其他采集者是跟不上初的思考,就好比小孩子不理解大人在想什麽一樣。

“我在構思一種新的族群個體,這種個體可以解決族群工業受行星局限這一問題,如果設計出來這樣的生物體,我們也就不必再需要依賴行星的自然重力形成水壓來進行工業生產,甚至我們連水壓都可以摒棄掉。”

初回答自己同族的詢問,而初給予的答案信息內容並不豐富,所以采集者又問。

“你所構想的是一種什麽樣的生物體?”

初沉寂了一會後,回答了同族的疑問。

“是一種巨構生物,對族群很有用的巨構生物,只要這種巨構被設計出來,族群也就能在太空環境下,不需要水壓的情況下生產出質子晶格體。”

“不借助水壓的話,又要依靠什麽力量來把氫原子內的電子給擠出,讓質子強行緊挨著彼此,從而形成質子晶格體?”

采集者疑惑起來,水壓工業是族群科技體系裏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壓縮物質基本都是靠水壓來完成,比如制取液氫、液氧、固態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