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星際大航海時代

“現在開始點名,依次報數,不要亂。”

初開始給自己的這支隊伍點名。

“1!”

“2!”

“3!”

……

在統計完數量,確認並未有個體脫隊後,初神經有所松懈下來,給已經進入這第四個中轉恒星系統同族們下令。

“按照族群給的入軌航線對接補給,順便檢查一下損傷情況。”

“好的。”

初它們調整航向,向著恒星方向高速行進,盡管脫離了亞光速,可是它們的速度仍然是很快,至少在這個恒星系統的第三宇宙速度之上。

“速度再慢一點,你們現在的速度錨泊會很危險,太快了。”

駐紮在這個恒星系統的采集者發出提醒,接收到信息的初它們,讓自己前方的反物質護盾進行湮滅,繼續緩慢降速。

錨泊入軌後,初它們開始接受同族的檢查。

“你們這是要去哪裏?”

和亞光速生物們對接的反物質巨構詢問初它們的去向,與初同行的采集者回答。

“去給族群開拓疆域,從這裏出發的下一站就是我們的終點。”

橫渡四個恒星系統作為中轉,花費了幾十年的時間遠航,初它們終於將要抵達它們的終點恒星,在那裏它們會停下腳步先謀求發展,在發展結束後,前往下一個恒星系統,向著那個根據推算而得到,遠在數百光年尺度的恒星系統一步步拓展過去。

反物質巨構聞言,反饋出自己所了解的情報。

“十五光年以下穩定的恒星系統都正在殖民中,你們打算去哪一顆?”

“選一個距離十五光年的恒星系統,我們進行過多次恒星際遠航,十五光年不算遠,我們的目的是給族群開拓疆域,不是輔助建設。”

采集者們如此回答,協助發展不是不能接受,畢竟都是為了族群發展,只是它們考慮前往那些正在殖民中的恒星系統,能發揮的作用微乎其微。

因為在殖民的時候,采集者們會大肆的擴張個體數量,初它們這點個體在龐大的建設軀體面前,並不能起到什麽顯著的效用,去往未殖民的恒星系統就不同,那樣可以把它們最大的價值給發揮出來。

根據初它們的需求,反物質巨構從眾多觀測恒星中挑選出了一顆,距離是十七光年,已經快要接近十八年的恒星系統。

這個尺度已經不能確保百分之百的安全,跨恒星航行是距離越遠越危險,因為太遠了所以沒辦法精準地觀測到航線上的風險並規避它們,因為太遠了所以變因會很多躲過一個還可能會有下一個在等著。

初它們為什麽需要恒星中轉,就是因為一次性進行太遠距離的恒星際航行危險度很高,所以需要不斷的需要恒星系統來中轉。

一般來說,這樣的尺度,是需要挑選一顆較近距離的恒星系統進行殖民,然後借由其中轉,再殖民這顆恒星系統。

反物質巨構並沒有要求初它們殖民這個恒星系統,只是根據初給出的標準挑出來,像這樣的恒星際殖民,如果不是出於族群的必要,采集者們都會讓出發的同族自己選擇目的地恒星,這是傳統。

“這裏有個恒星系統,單顆藍矮星,行星數量為二十顆,物質資源非常豐富,但也很危險,因為距離太遠了,你們明白的吧?”

反物質巨構介紹的同時也提醒著初它們直接從這顆恒星遠航到那顆藍矮星的風險。

“明白,那它就是我們的目的地恒星了,更遠距離的跨恒星航行也是個不錯的挑戰。”

初它們選擇了這個恒星系統,盡管知道很危險,但也是值得它們去這麽做,初它們很清楚,族群的未來是什麽,這樣的冒險如果成功,積累下來的經驗對族群而言將會是非常寶貴的財富。

具備豐富經驗後,族群也就能應對旅途中的更多風險,敢於一次性向更遠尺度的進行亞光速航行。

就像人類文明的大航海時代,並不是一次性就實現了全球航行,人類也是逐步得在積累航海知識,才完成的全球航行,采集者們如今也是這樣。

忽然間,初想起了什麽,把一份信息數據化遞交給恒星系統內的同族們。

“哦,對了,這個給你們,這是我們橫渡星雲的經驗知識,對族群中其他個體跨恒星航行會很有幫助。”

族群的知識是共享的,在得到了這些經驗知識後,采集者們會分享給駐紮在恒星系統內的同族,而這些同族又會給後來到達這個恒星系統內的個體授予知識,知識再借由亞光速個體傳遞到其他恒星系統中去,一傳十,十傳百,差不多是這麽回事。

不過即便是這樣,仍然是會造成不同恒星系統間的知識存在差異,因為光速限制,這是很無奈的事情,除非能做到超光速,否則這樣的問題永遠也解決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