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3/3頁)

棲芳很快將長明燈分發下去,宮娥們受寵若驚地捧著漂亮的燈盞,紛紛向神女殿下拜謝。

天色已晚,宋獻不便在此久留,很快告辭離開。沈丹熹遣散眾人,看向桌案上獨留下的那一盞長明燈,這一盞明珠最大,自然是得留給她的。

她沒有揭開燈罩,手中蓄起靈力,毫不憐惜地擊碎了長明燈。

宋獻回到懸星殿時,沈瑱已對著照魂鏡看了良久。

他借來照魂鏡,想要照看沈丹熹的魂相,並非是真的懷疑她被人奪舍。現在的沈丹熹雖然改變了很多,可她的性情舉止,卻並不讓他覺得陌生,反而讓他常常想起以前,更早之前那個驕傲肆意的昆侖神女。

有些時候,連沈瑱自己都感覺疑惑,他不得不承認,步入天人五衰之後,他如今的洞察力早已不復當年,就像步入老年的凡人,難免頭昏眼花。

借用照魂鏡,也不過是為定他的心。

在將長明珠送去熹微宮前,沈瑱仿制了照魂鏡上的幾個銘文,封入長明珠內,他知道自己女兒的本事,將這幾個銘文隱藏得很好。

通過這幾個銘文,可以在照魂鏡與長明珠之間建立起一個單向的聯系,當明珠光輝照見人影時,便能將魂相攝入照魂鏡內。

送去熹微宮的路上,長明珠的光輝都被封在燈罩內,宋獻向沈丹熹演示燈盞時,將旁側的宮娥魂相都照了進來,神女的魂相亦被短暫地攝入其中。

但或許是周遭人員太多,神女又坐得有些遠,攝入鏡中的魂相並不清晰,還蒙著一重濃重的陰翳,讓沈瑱難以看明。

昆侖神君為人間除怨破煞,自然清楚她魂上的陰翳是什麽,沈丹熹身上隱約透出的戾氣便也有了解釋,密陰山中沒有被化解卻消失不見的怨煞,想必是被她封在了自己體內。

能夠與怨煞生出共鳴,必是她心中也有怨,這也許就是她如今性情如此極端的原因。

可她能有什麽怨?這些年,他如她所願,許她放下昆侖的責任,允她和心愛的人在一起,現在的生活,都是她自己所求的,沈瑱以為她應該是過得順意自在的。

照魂鏡中的魂相很快消失,那一盞最大的長明燈一毀,沈瑱立即便感覺到了,他倒扣下照魂鏡,眉頭深深蹙起。

這是沈丹熹今日第二次毀掉他送給她的東西了。

沈瑱思考了幾日,在沈丹熹極端的堅持和天墉城難以遏制的輿論聲囂中,他最終還是同意了,這些年來他習慣了自己女兒柔軟聽話的性子,此時才想起來,曾經的她有多倔強。

如果不同意,沈丹熹定會將此事鬧得更大,更加難看。

沈瑱親自寫了文書使人上呈天帝,請下契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