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分歧與謊言

卡夫和油絲綠洲長老之間的談判一點都不順利。

如果卡爾亞聽到了他們的談話過程,他一定會用這件事作為案例來提醒拉克絲,告訴她“合作的基礎是共同利益,而不是相近的立場”。

實際上,無論是因為卑爾居恩投靠諾克薩斯而帶隊離開、投奔肯內瑟的卡夫,還是堅持在油絲綠洲生活了很多年的長老,在恕瑞瑪的問題上,他們都有著相近的立場。

他們都是從小就聽著恕瑞瑪曾經的故事長大的,而且也都發自內心地希望恕瑞瑪能夠重現曾經的輝煌。

但不同的是,兩個人的行動方式是完全不一樣的。

卡夫在帶隊離開了卑爾居恩之後,在肯內瑟過得並不如意。

他麾下的士兵們訓練有素、令行禁止、惟命是從,這導致他受到了肯內瑟總督的嚴重忌憚——來到了肯內瑟之後,他並未得到更多的支持,麾下的士兵數量也沒有增加,為了能夠控制住卡夫,肯內瑟的總督死死地卡住了他的補給。

卡夫和他麾下的士兵是能吃飽的。

但對於士兵來說,僅僅能吃飽無論如何都是不夠的——這種情況下,別說招兵買馬反攻卑爾居恩了,就連這五百人的武器保養、裝備維護都成了大問題。

這種情況下,卡夫只能選擇“因糧於敵”,反正他比較熟悉卑爾居恩周圍的情況,而且麾下跟著他離開的也都是騎兵好手,缺乏補給的話,那就偶爾做一做沙盜的買賣,劫掠諾克薩斯的商隊就好了!

結果卡夫和他的駱駝騎兵背靠著肯內瑟,很快成為了一支讓卑爾居恩勤務官煩不勝煩的隊伍。

由於卡夫本就是卑爾居恩的城防軍出身,對卑爾居恩到肯內瑟的地形地勢極其熟悉,哪怕諾克薩斯的卑爾居恩戰團出動,結果也只能在卡夫的駱駝隊後面吃灰。

久而久之,卑爾居恩的陸上貿易竟逐漸凋敝了下來——在卡夫的影響下,這座城市幾乎完全斷絕了和恕瑞瑪其他城市在陸路上的貿易往來,對諾克薩斯和海洋貿易愈發的依仗了起來!

如此情況顯然不是卡夫所期待的,他本想著通過劫掠的手段,讓卑爾居恩人意識到投靠諾克薩斯是個錯誤,但戰略水平有限的情況下,他完全沒有意識到諾克薩斯是一個體量有多麽巨大的國家。

投靠了諾克薩斯的卑爾居恩,哪怕失去了所有的陸路貿易線路,僅僅依靠著和諾克薩斯之間的海洋貿易,商業也迎來了驚人的繁榮。

如果不是還有烏澤裏斯這個同樣投靠了諾克薩斯的商業城市與之競爭,恐怕卑爾居恩還會更加繁榮幾分!

就這樣,卡夫帶著他的駱駝隊在沙漠裏晃蕩了十幾年,從棒小夥晃蕩成了中年人,最終也沒能實現自己的願景,沒能讓卑爾居恩再次掛上恕瑞瑪的旗幟。

當初跟隨他沖出卑爾居恩的千人軍,如今也只剩下了五百人,其他人要麽因傷退伍回家,要麽轉業去做了保鏢、傭兵,還有幾波人幹脆徹底落草為寇,成為了沒有底線的沙盜。

老夥計一個個的離開讓卡夫備受打擊,人到中年卻孑然一身的他花了很多時間進行思考和反思,終於意識到戰場也許並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地點,戰爭也許也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案,想要奪回卑爾居恩,自己也許應該發展一塊屬於自己的根據地才行。

肯內瑟的總督不可以作為依仗!

意識到了這一點,卡夫開始有意識地尋找起了卑爾居恩附近的綠洲,在他看來,這些綠洲雖然比較小,但只要聯合起來,那也是一支不可忽視的、甚至有資格供養一支軍隊的力量!

而油絲綠洲,就是他選擇的第一個目標。

選擇這裏作為目標一方面是因為這裏知道的人比較少,而且距離卑爾居恩和肯內瑟之間的距離也剛剛好,是個不錯的中轉站;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庫丘這個從油絲綠洲離開、在肯內瑟討生活的人。

在從庫丘這裏了解了油絲綠洲的情況之後,卡夫在一番比較之後,終於將這裏選為了自己的目標地。

但很可惜的是,油絲綠洲沙漠遺民的長老顯然不認同卡夫的看法。

祖祖輩輩都生活在油絲綠洲、全村人的生產都高度依賴於恕瑞瑪帝國時期留下的地下暗渠和水井坊,長老對恕瑞瑪自然是憧憬而懷念的。

但懷念歸懷念,讓他帶著沙漠遺民離開綠洲、跟著卡夫一起去戰鬥,這還是免了吧!

當初恕瑞瑪帝國為什麽那麽興盛?

因為有飛升者啊!

雖然口口相傳的歷史總是會出現偏差,但至少關於“織母開掘暗渠”的故事,還是有鼻子有眼地流傳了下來的。

在沙漠遺民的長老們看來,真正復興恕瑞瑪,那可得是皇帝、是飛升者們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