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李玄霸極為陰險(第2/3頁)

李世民登基時就成了天可汗,高建武戰戰兢兢,早早就開始修長城,依靠北部山脈把高麗半島和遼東完全阻隔。

雖然李玄霸提前提醒王薄等農民起義軍首領,跟在征高麗的隋軍後面撿東西,導致高麗沒有舔到大隋太多血包,但中原大亂還是讓高麗偷偷摸摸從中原搶了許多百姓和物資。

高建武一咬牙,這些人力物力全部用在了修長城和擴充軍隊上。

北部山脈堡壘層層疊疊,高麗可以居高臨下劫掠遼東,威脅涿州,大唐想要越過北部山脈卻十分困難。

高麗、百濟、倭國聯軍脫離本土後戰鬥力一般,但他們采取的也是“打草谷”的戰鬥方式,依靠山上堡壘不斷騷擾大唐,導致本來人口就還沒恢復的遼東變得杳無人煙,高麗聯軍可以直接奔馳到涿郡之外。

雖然他們來到涿郡後很快就會被宇文弼擊退,但能在大唐境內暢通無阻的疾馳,讓他們自信心膨脹無比,以為找到了對抗大唐的訣竅。

這時,前線主帥得到國王退兵的詔書,很是不解。

他們狐疑,自己形勢一片大好,為何要退兵?難道大唐放棄攻打西突厥,大軍回轉了?

拆開密信一看,他們懵了。

啊?大唐不翻山越嶺,而是水軍直接襲擊高麗百濟腹地?

大唐動用水軍很正常,大隋也有水軍。但大唐這戰法是怎麽回事?中原人怎麽還會劫掠?那不是蠻夷的做法嗎?

而且大唐的戰船不僅又大又快,還搭載了能召喚天雷隕石的神奇武器,隔著老遠就能擊沉他們的戰船。更可怕的是,大唐戰船上飄著的旗幟,是“晉王李玄霸”!

將領問送信的士兵。

“晉王李玄霸不是在涿郡嗎?怎麽跑到海上了?假的吧!”

“是真的!除李玄霸本人,還有誰會召喚天雷!”

“他們的戰船難道威脅大王的都城了?”

“沒有!但他們快把田地燒光了,即使將軍不退兵,也要缺糧了!”

將領:“……”

局勢一片大好,他們還是不想退兵。

雖然國內無法運糧,他們可以搶大唐啊!

誰知道,宇文弼那個早該入土的老匹夫,居然一改守城的謹慎作風,率領唐軍從涿郡出擊,一城一城打到了高麗北部長城之下,把他們逼上了山中堡壘。

宇文弼在山下安營紮寨,人數不多,卻總能把下山的高麗聯軍逼回去。

高麗聯軍仗著人多,為了讓唐軍疲憊,最多的時候一天出戰百余次,晝夜不息。

唐軍居然次次獲勝,防線死守不退,把他們牢牢控制在了山脈之中寸步難行!

更可怕的是,唐軍此次不知從哪冒出一堆猛將,如他們聽過的中原“鬥將”故事似的,總能親自沖鋒奪旗斬將,個個都是力大無窮還箭無虛發,讓他們的將領出兵時都不敢穿太好的盔甲。

唐軍把他們攔在了山上,他們就只能在山中尋找吃食,無法從遼東獲得補給;李玄霸從海上的騷擾,讓他們國內糧食供應捉襟見肘,糧草很快告罄。

高麗聯軍很快出現了混亂。

高建武和扶余璋都是聰明的國王。當李玄霸的旗幟出現時,他們就知道這唯一的機會完蛋,趕緊召回軍隊回防。

讓他們驚愕的是,出征將領居然不聽從他們的旨意,留在北邊和唐軍死磕。

所有封建君王都差不多,比起外患,更在意內憂。

統帥不聽國王的命令,豈不是要造反?!

李玄霸得知此事,捧腹大笑。

當他得知高麗統帥是淵蓋蘇文,就知道這計謀穩了。

淵蓋蘇文可是造反逼宮,把高建武剁碎的神人啊。他在高麗執政時期,正是與大唐交戰的時期,所以李玄霸對他印象很深刻。

這樣的人,可不會輕易放棄眼前的大好局勢,高麗王說退兵,他就退兵的。

至於百濟將帥,他雖然不了解,但淵蓋蘇文蠱惑人心的本事可不弱。淵蓋蘇文不想退兵,也絕對會說動百濟將帥別退兵。

什麽“將在外有所不從”,“大王不知道邊疆的情況,等我們立了大功勞,他絕對不會怪罪我們”之類的話,不是手到擒來?

得到高麗聯軍沒有撤退的消息後,李玄霸無視陳棱痛苦的神情,親自披甲掛帥,帶領五千水軍,及五萬冒充唐兵的築紫島百姓,再次重現雁門郡嚇退始畢可汗那一幕,在穴口島(後世江華島)登陸,在高麗王的行宮安營紮寨。

穴口島在高麗和百濟正中間。李玄霸率領大軍到達,被騷擾許久的穴口島官吏完全沒有抵抗,都乖乖聽唐軍吩咐。

李玄霸同時向高麗和百濟遣使,讓兩個國王滾過來謝罪。

“本王聽聞你們的大將無視詔令,擁兵自重。若對大唐臣服,大唐還能保你們子嗣世代繼承藩國國王之位。等你們的大將回兵,恐怕你們全家的腦袋都不保,無須大唐動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