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河東三族始站隊(第3/3頁)

薛德音嗚咽發泄了心中痛苦,李玄霸和薛元敬陪在他身邊。待薛德音心情好轉後,他們與李玄霸的感情更親近了。

不過薛德音還是在某一日“失蹤”了。

薛元敬捶胸頓足,並找李玄霸打了一架。

李玄霸連連道歉,派人去尋薛德音。

他本來就會偷偷派人去找楊暕。

李世民和李玄霸商議了許久,最終還是決定冒一點險,問問二表兄要不要藏點什麽人,以免楊廣不給他留後。

楊暕在歷史中有個遺腹子楊政道,幾年後才會出生。現在楊暕只有女兒。

雖說一般這種政治鬥爭不會禍及女兒,但萬一呢?

何況楊暕後院的女人也肯定與原本歷史中完全不同,楊政道說不定會提前出生。

楊暕沒有讓李世民和李玄霸做任何事。他只是來與李世民、李玄霸道別。

但李世民和李玄霸知道有危險,仍舊想要為二表兄做點什麽。

大不了提前把父親逼反,不是什麽大事。

聽到李玄霸派人去尋薛德音時,薛元敬一邊哭著道歉,一邊痛罵薛德音不省心。

薛元敬一把鼻涕一把眼淚道:“同輩人都嫌棄我懂得太多,不與我交好。我只與兩位族叔感情最好。一個族叔去了倭國就一去不返,現在回信說去了駐紮在築紫島的陳將軍麾下,讓家人擔心不已;現在又一個族叔更讓人操心。我是不是也該做點什麽,讓他們反過來操心一下?為什麽要讓我這個晚輩操心他們!”

李玄霸沒來由地心虛。

或許,可能,大概,也許,薛元敬的兩個族叔的“不省心”都有自己的推波助瀾。

不對,自己可沒說讓他們這麽不省心啊!他是很認真地想把薛收和薛德音都勸進自家碗裏,誰知道他們會這樣!

李玄霸道:“那……那你要不要去張掖?”

薛元敬抹著眼淚道:“去,我去,我也要讓他們操心我!我要去邊塞!我和你一起走!我要去吃沙子!”

李玄霸:“張掖其實沒有沙子……行,你想吃沙子,我帶你去伊吾城。”

薛元敬吸了吸鼻子:“好!真是氣死我了!”

李玄霸繼續心虛。

咳,這真的不是我的錯。如果我有錯,那麽我的兄長李世民肯定要承擔一大半的錯。他是兄長還是主公,理應承擔最主要的責任。

薛元敬和家裏人說了一聲,就真的自詡李玄霸的下屬,幫李玄霸張羅起河東的事務。

薛元敬的“入夥”,昭示著河東薛氏正式旗幟鮮明地支持唐國公府。

雖然與李玄霸表現得很親近,但在大事上還在觀望的河東柳氏、河東裴氏坐不住了。

你們河東薛氏的人怎麽偷跑?

“能不偷跑嗎?薛道衡是李三郎的老師,他們河東薛氏早就把李三郎當自家人。”

“哼,什麽河東薛氏,不過是巴蜀來的蠻夷,趁著我們河東世家南下的時候鳩占鵲巢,果然沒有一丁點世家的矜持!”

“那我們怎麽辦?”

“裴公也是李三郎的老師,快選一選族中有沒有合適的人,去壓薛元敬一頭!”

然後他們扒拉了一下,頭疼地發現,能壓薛元敬一頭的人還真沒有。

如果有,“河東三鳳”就不會全是薛家人了。

敢為河東世家代言,這不是薛家人自己造勢就能成的,顯然也得到了河東郡其他世家的默認。

不過河東裴氏和河東柳氏並非只在河東有人才。

兩家人都曾經南渡,所以在河南、湖北、江東等地開枝散葉,有許多人才都在南朝為官。這些人才因為曾經投靠南朝,沒有在大隋搶得先機。

原本留守河東郡的河東裴氏、河東柳氏並不太願意提攜這部分族人。

就是同一族,也要講究支脈主脈,大房小房。

原本的主脈大房南渡式微,留守的這部分族人反而興盛。他們當然想成為新的大房。

但遇到家族競爭,他們就沒辦法了,只能去請族人幫忙。

好歹肉爛在鍋裏吧。

不能便宜河東薛氏那個外來者!

雖然他們仍舊覺得李二郎李三郎太過年少,但唐國公的資歷和聲望還是不錯的。有這樣的兒子,唐國公應當值得他們投資。

兩家人迅速向居住在其他地方的族人求援,希望他們送來人才來壓過“河東三鳳”。

一時間河東風起雲湧,分外熱鬧。

河東裴氏和河東柳氏在向外求援的時候,故意向其他世家放出消息。

他們既然決定上唐國公這條船,自然要為唐國公造勢。

關隴郡姓世家能與從北魏沿襲下來的鮮卑勛貴們合稱“關隴貴族”,在站隊這方面比已經失去大部分政治地位,全靠著祖上蔭庇硬撐的山東郡姓世家豪邁多了。

天下大亂之際,他們為了最後的勝利,自家的名聲也可以為未來主公的名聲添磚加瓦,毫不吝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