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3/5頁)

好在秦淩從來不在意這些。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秦淩十三歲跨入金丹期。

按理來說,像是玄天宗這等的大門大派,有弟子進入金丹期實在是不足為奇,但秦淩跨入金丹期時那雷劫的陣仗實在是非同以往。

那天的天空黑雲壓境,天地之間一片暗沉,幾乎透不出一絲光亮,一時間有種讓人難以分辨日夜的感覺。

而那一天九道雷劫降下時,幾乎每一道雷劫都發出轟鳴之聲,當雷劫劈開天幕降臨地面之時,那場面幾乎到了嚇人的程度。

有了對比之後,楚醉才發現她那日渡劫,雖然也覺得雷聲隆隆有些嚇人,但跟眼下秦淩這情況比起來,完全是小巫見大巫了。

楚醉不自覺地便擔心起了秦淩的狀況。

秦淩的狀況也的確是不太好,縱使有著承望仙君在一側親自護法,九道雷劫過後,秦淩仍舊是渾身焦黑,整個人陷入了昏迷。

此番的動靜實在是大,不少人都以為是哪位師門長輩在渡劫。

這動靜甚至驚動了玄天宗的掌門親自前來詢問。

好在秦淩不過兩日便恢復如初。

此時恰好趕上師門大比,承望仙君讓秦淩也報名參加,盼著他在與門派中人切磋的過程中提升實力。

秦淩沒有拒絕。

那一天他以金丹期的修為,戰勝了在場的所有人,就連幾個元嬰期的師兄師姐都敗在了他的手上。

那一天他一戰成名。

在沉寂了五年之後,他以這樣的姿態,再一次地出現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承望仙君對此很是高興,在這之後賜予了秦淩很多高階靈石、丹藥,甚至還給了他幾個不錯的法寶。

此後承望仙君培育秦淩更加用心了,而秦淩也仍舊如同之前一般,在修煉方面從不懈怠。

然而楚醉卻察覺到疏月在對待秦淩的態度方面發生了明顯的改變。

此前的時候跟承望仙君和千秋比,疏月和秦淩的關系便相對來說略微疏遠一些,但到底是在同個師門之中,擡頭不見低頭見,他們之間的關系整體上來說還算是過得去。

但在大比之後,疏月卻非常明顯地對秦淩表現出了排斥的態度,平日裏看到他之後,也時常像是沒看到一樣,就那樣直接從他身邊走過。

其間千秋似乎是想為兩人說和,然而疏月卻並沒領她的情,只冷冷道:“師父之前答應過我,待我踏入元嬰期,便將雲浪鼓給我,結果現在我已經到了金丹期巔峰,距離元嬰不過一步之遙,師父卻將雲浪鼓給了才剛踏入金丹期的小師弟,你說這可不可笑?”

千秋剛要說話,就聽疏月又問道:“我且問問你,自從他來了師門之後,你覺得師父眼中還有我們兩個嗎?”

秦淩初時並不知曉這件事,在這之後主動提出將雲浪鼓轉交給疏月,疏月卻並沒有收。

承望仙君在知道這件事之後,批評了疏月,而後更是直接將她支出去辦事了,在這之後疏月有的時候一兩個月都不見得能回宗門一趟,他們之間見面的次數便越發少了,關系也越發冷淡了。

其實從一開始楚醉就察覺到承望仙君對於秦淩似乎額外的看重,教導他修煉的時候也額外的用心,承望仙君在他身上花費的心血,要遠比在疏月和千秋身上花費得多。

開始的時候楚醉覺得這可能是因為秦淩的年齡比較小,又剛剛開始修煉,所以需要額外精心教導。

後來她又覺得可能是秦淩在修煉方面表現出了難得的天賦,承望仙君比較惜才,所以對他的培育額外用心。

在這之後的五年,當秦淩一直被困在築基期遲遲沒能提升至金丹期的時候,眼見承望仙君仍舊是日日對他悉心教導,對他的態度沒有絲毫的改變,楚醉對此也曾感到奇怪過。

但畢竟遠近親疏有別,承望仙君肯這樣對待秦淩,楚醉總是為秦淩感到開心的。

直至此刻問題被拋到了表面上,楚醉仔細回想這幾年,才發現疏月這的確不是空穴來風,承望仙君在將秦淩收為弟子之後,這幾年的時間裏,對於另外兩個弟子的確是疏於教導。

她在三個弟子之間沒能一碗水端平,甚至偏心太過,這也就不怪疏月對秦淩有怨言了。

按理來說她身為師父,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應該從中說合,緩和秦淩和疏月之間的關系,卻沒想到他竟然直接懲罰疏月,在這之後更是將疏月派出了師門。

教導了多年的弟子,就這樣輕易處置,她就不擔心師徒之間產生裂隙嗎?

楚醉實在是有些想不明白承望仙君這到底是怎麽想的。

此處原本是師徒四人生活在一起的,而今就剩下了師徒三人。

好在千秋對於師父的偏心似乎並沒有什麽怨言,對待秦淩的態度也仍舊和以前一般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