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八章 獎賞

這個知縣沒有馬上被召見,皇帝叫他等了一會兒。實際上朱厚照是在看一些東西,

此次微服,是玩中帶看,看中帶玩。

而且他沒有只依靠自己的眼睛,還派了錦衣衛出去,現在這些消息也陸陸續續過來了。

但他不知道,他叫這個駱知縣等的這一會兒,可是把這家夥嚇得臉兒都白了,叫他進來的時候,雙腿都有些發軟。

朱厚照也沒嘲笑他,說起來顧人儀撥亂反正也沒有多久,之前朝廷在江南抓了不少人,害怕也是應該的,而且他手底下那個縣丞犯事是證據確鑿的。萬一要追究他,肯定是百口難辯。

“罪臣宜興知縣駱應林,參見聖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厚照翹著腿,問道:“駱應林,你是怎麽看出我就是皇上?”

“因為聖上仁厚愛民,罪臣在想,陛下既然到了留都,很有可能會到民間親自察看,加之本縣縣丞被如此雷厲的抓獲歸案,所以微臣便大膽猜測了一番。”

“喔?這倒有些意思。說你膽子小,沒想到還有這樣的玲瓏心思。”

“聖上謬贊!罪臣此番逾矩求見,是為本縣縣丞勾結棉商,拒收棉花一事,該員被帶走以後,罪臣立即傳令各處舉一反三,不得再有此類犯禁之事。至於許文頭村,雖是曹行之過,但身為知縣,不能約束部下,反累皇上親至為民做主,已失代天牧狩之實,請皇上降罪!”

朱厚照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王守仁低頭道:“皇上,許文頭村的村民說了,此事乃曹行之過,並未提及知縣。百姓淳樸,若是父母官多行不義,必然不會隱瞞,此一也。再有,臣等一路走來宜興縣百姓安居樂業,縣城之中商旅絡繹不絕,此為治世之功,便是此人有所微錯,也不是緊要關節之處,因而臣以為小懲即可,不宜治罪過重。”

“徐階,你以為呢?”

“臣以為王中丞言之過重,興許有避嫌之意,此事就是曹行之罪,與駱知縣無關。若是縣丞犯罪,知縣獲罪,那麽知府也該降罪了。”

這家夥,

因為皇帝沒有借這個事對王守仁發脾氣,他就知道了皇帝的態度。

否則的話,知府有錯,那麽巡撫是不是也該降罪呢?

現在巡撫沒罪,反過來推,這就是一個縣丞的個人之過,天子並沒有大辦的意思。

況且,現在朝中已經很反對大肆擴大化的查案方式了。

“有理。”朱厚照其實更加明白,王守仁就是唱了一個紅臉,所以這個白臉戲碼他得收下,而且他還要演得好一些,“陽明先生身擔巡撫重任,不敢疏忽。不過朕倒覺得徐階說的對,駱應林,朕不僅不會罰你,還要賞你!”

這家夥也有些蒙。

朱厚照感慨著說:“大明有百兆黎民,人多,是非就多。若要處處都無是非,那是不可能的。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朕為君,不會如此苛求。

這一路走來,雖說也有微瑕,但入目所見,百姓皆能安居樂業,且水系治理卓有成效,縣城之內井然有序。雖說也有朝廷降稅的功勞,但不論如何朕管不到一個縣那麽小的事,說到底還是你這個父母官的作用更大,現在有這個局面,你說朕該不該賞啊?”

尤址看他還在發呆,提醒了一句,“還不趕快謝恩?”

“啊!罪臣,罪臣謝聖上隆恩!!”

“現在可不能再自稱罪臣了,不吉利。”

王守仁和徐階在一旁都笑了起來。

“傳旨。”皇帝臉色一正,兩側臣子也都肅穆以對。

“朕聞上善若水,潤物無聲,良吏如圭,燭照一方。宜興知縣駱應林清正廉明,愛民如子,舉賢任能,革弊鼎新,以得風化淳厚,民生安寧,百業興隆,四境和諧,實乃功在當下,利在千秋,堪稱官箴楷模。今特頒此詔,升爾為六品知縣並食雙俸,賜禦字‘清廉愛民’,以彰爾功!”

大禍變成大福,駱應林心中大喜,“臣駱應林謝陛下賜恩!!”

朱厚照拍了拍大腿,這事了了。

實際上,他都已經派人打探過了。

這個家夥確實是個好官,王守仁說他廉潔,的確沒有說錯,基本上下去問得人是有口皆碑,這年頭能碰到這種官員,賞得重一些都沒什麽。

其實,能在去年貨幣改革那波大變之下活下來的官員,肯定也還是不錯的。

“陛下,這六品知縣,本朝尚未有過呢。”王守仁是怕皇帝對他太照顧了,他不知道朱厚照暗中都打聽好了。

“現在不就有了麽?”他渾不在意的說:“我就是要告訴天下人,只要認真為民造福,為朝廷分憂,不要說六品的知縣,就是五品、四品的知縣,我一樣舍得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