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一章 世界與世界中的人

正德二十二年用西歷紀元是1527年,這個時期西班牙和葡萄牙對南美的殖民運動已經開始風起雲湧。

1492年,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

1500年,葡萄牙人卡布拉爾抵達巴西。

1502年,達伽馬證實南美洲是一個獨立的大陸。

1513年,巴爾沃亞穿越巴拿馬地峽,成為第一個看到太平洋的歐洲人。

1521年,位於今天墨西哥中部的阿茲特克帝國被征服。

到1530年,葡萄王室經過初期對巴西地區的探險和資源開采後,開始有組織的侵略巴西,進入實質性的殖民階段。

西班牙人也馬不停蹄,1533年征服位於今天秘魯的印加帝國,1534年征服爾瓜多爾,1538年征服哥倫比亞,1541年征服智利,這之後委內瑞拉、阿根廷、巴拉圭和烏拉圭的大部分南美土地相繼被征服。

這就是世界的另一端正在發生的事。

而在國內,

王守仁將會在兩年後,即1529年去世。

同年,楊廷和去世,

次年,楊一清、謝遷去世。

當然,江山代有才人出,1527年,張居正已經三歲,馬芳已經10歲,李成梁已經呱呱墜地,而戚繼光將在1528年出生。

至於高拱正在攻讀經義,徐階則已經粉墨登場,一代名醫李時珍更是在醫館當起了學徒。

周遭之地呢,也沒有持久的和平。

在越南,一代權臣莫登庸會在今年突然篡位,建立莫朝。

朝鮮李氏王朝,主暗臣庸,吏治腐敗,正在瘋狂內鬥。

哈薩克汗國,塔赫爾汗還在四處樹敵,國內征戰不斷,又與鄰居布哈拉汗國局勢緊張。

他們不知道的是,

在天山北麓,訓練有素的東方騎兵已經喂好了馬匹、擦亮了刀劍。

寬闊的草原給了他們最好的演練陣法的場地,

夏季到來的時候,在東方某個山坡的盡頭,明字軍旗緩緩出現,一排幾十匹駿馬呼著寒氣、搖著尾巴站在坡頂。

軍區總兵韓十二郎從京師歸來,他帶來的不僅是聖旨,還有糧草,以及陜西官牧馬場撥給他的一千匹戰馬。

龐大的隊伍遮天蔽日,濺起了草屑和塵土。

有了漢民族意識武裝的強大軍隊在朝廷的號令下,以遠超西方世界的組織性,整齊的排列於伊犁城外的山間谷地。

士兵們有幹糧、棉甲、子藥和建功立業的熱情。

當然,脫開這一切,還有男兒沙場的熱血昂揚。

這片土地不同於農耕文明,這裏更加遼闊、更加野性,擡頭仰望時會覺得雲彩更近,飄得更遠,滄海桑田之間,唯一不變的便是只有時代的強者才能稱霸草原。

現在輪到了大明。

韓十二郎從京師回來以後,新疆軍區開始進入狂暴的戰備狀態。

從內地特地過來參軍的婁方勇因為其舉人身份、學識淵博被委派以軍中糾察官的職務,這是類似於後世政委的特別職務,他當然有縱馬殺敵的任務,但更要側重的則是戰爭動員。

當軍隊真的準備開始打仗,他們這群人是最忙的。

婁方勇拿著從上級那裏拿來的地圖,深入營帳中,在燭光下,他攥著拳頭高聲道:“當今世界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弱小就代表著被奴役,強大,就代表著奴役別人!我們要為了我們自己打下更加廣闊的疆土,占領更大的草原!!大明必勝!”

像是這樣的場景在各個營帳中都會發生。

話術就是那些,為了民族、為了自己,調動每個人的熱血,讓人們知道自己是在為自己的美好家園而戰!

而除了這些零零散散的宣講,

整個軍區也進行過統一動員,

兩個大軍也開始相互比拼士氣,直到某個清晨,營地大門大開,一列列騎兵開始沖了出來。

人們高喊著,“明軍無敵!”、“為了漢人二戰”、還有就是幹脆一些的,比如“我這次要殺到自己連升三級”!

總而言之,一直真正訓練有素、士氣高漲、後勤充足的六萬騎兵被放出來了。

他們沿著天山山脈而下,順著伊犁河流動的方向一路向西北方向而去。

從伊犁河谷出來之後,要不了多遠,整個地形會變得相對平坦和低窪,在後世人們將這裏稱為哈薩克丘陵。

不用懷疑,中原地區就是氣候條件十分優越的地方,

翻過天山往這裏走,雖然遼闊、雖然廣袤,但哈薩克丘陵有其難以克服的氣候缺陷。

比如說它的北部就是更加寬闊的西伯利亞大平原,而因為沒有高山阻隔,導致哈薩克丘陵地區在冬季非常的寒冷,氣溫往往會降到零下30度以下,牲畜都很難熬過寒冬。

又因為深居內陸,沒有水汽,所以這一片地帶是典型的大陸性幹旱半幹旱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