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用人之法(二)

皇太子的話算是擲地有聲,直接回應了王鏊背後有人指使,而且叫王鏊出頭擔責之說。

他擔個什麽責?天下是我老朱家的。

朱厚照是給自己人留著面子。那話裏的意思其實就是一個小小的四品官能擔什麽?你們也太把自己當回事兒了!

不過這幫人,不是李廣那樣用死亡能威脅住得人。

這事兒就得回過頭來先說說儲君。

說起來,儲君是未來的皇帝,不過在大部分的朝代,這其實是個有些尷尬的政治符號。

照常理去想,誰會去得罪太子?那不是給自己的將來埋坑?

可事實還真不一定如此。

第一,就是這些臣子的所謂的‘氣節’,如果見了太子就事事順從,那麽在皇帝面前就更加的應該順從,可實際並非如此吧?

第二,在弘治朝這還不算一個原因。但在其他大部分的時候,太子,這個位置其實是很微妙的。

這麽說吧。將來他朱厚照當了皇帝,他也有太子,那時候大臣們怎麽著?都去太子府燒太子的冷灶?

那我皇帝、九五之尊呢,位置擺在哪裏?

所以大部分時候,文官也好、太監也好,天天捧太子的場,很容易被皇帝殺。

有的時候太子身邊有人,是皇帝默認的、安排的。因為他是皇子身份,畢竟尊貴,且江山遲早要交到他的手上,是要給他一些班底,將來可用。

但這其中的事,從來都不是‘太子是將來的皇上,我可不能得罪他’這樣一個簡單的念頭。

人有的時候也身不由己。

反過來說就是乾清宮冬暖閣裏的這幫人,忽然給朱厚照跪下,感激涕零的說他是堯舜再世,他們的前程就會好嗎?

不一定。

像周經、吳寬那都是弘治當太子時的老人了,

又都是輿論之中的‘正臣、直臣’,如果在這裏諂媚,反倒會直接結束他們的政治生命。

暖閣裏,

周經一看吳寬果然又落了下風,便接話問:“既然如此,微臣鬥膽!請太子殿下示下,究竟為何要讓王越出任三邊總制官?”

周老頭就是語氣硬,咯得你難受。但他直來直去,不拐彎,倒也還好。

“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周大人。但我想請周大人先回答我,為何堅持反對此事?”

周經說話時胡子一抖一抖的,“微臣剛剛已經說了,王越無德無義、攀附奸臣李廣,似此小人,如何能勝任如此重任?”

“不能勝任嗎?”朱厚照反問,“我怎麽記得王越在西北的功績不小?周大人當時就在朝中為官,應該記得呀。”

誒,這話還就不太好回答。

因為那是事實。

但這時候吳寬又說:“王越確為朝廷立有小功,不過也是臣子應盡職責。何況上賴先皇之德,下賴將士用命,當時的西北連捷,也不盡是王越一人之功!”

朱厚照心裏翻了翻白眼,

老家夥算你有本事,這都能給圓回來。

“吳大人的意思是,今時不同往日,往日時候,有先皇之德,現在沒有,往日時候有將士用命,現在沒有?”

吳寬老臉一垮,這太子也太會給人戴這種嚇人的帽子了。

“老臣何時說過這樣的話?也沒有這樣的意思!”

“那你什麽意思?”朱厚照突然質問,“王越還是王越,變得就是皇上和將士,當時行,現在卻說不行,本宮真是不懂了,父皇如此仁厚賢明,怎麽到底嘴裏連讓王越打個勝仗的德行都不夠了?!”

這這這,

吳寬知道太子有詭辯之才,卻沒想到這麽突然,這麽淩厲。

“殿下!”周經這時候插話。

“……周大人請稍待!”朱厚照一擡手,他是當得機得勢,怎麽會給你打斷,“其他的問題本宮可以不計較。但事關父皇,吳大人必須撂個話下來!父皇聖天子在朝,父皇的德行,究竟夠不夠讓王越凱旋而歸?!”

“陛下之聖德是能夠護佑我大明朝的各位將軍都百戰百勝!不獨缺王越一人!”

這個問題吳寬是沒辦法的,他已經把話往小了說了。

朱厚照則不計較這些細節,得了這話之後立馬定性,“那好了。就是說你們也認為王越將軍領兵,是可以取勝的。周大人,您聽到了,您的問題,吳大人已經幫我回答了。”

這……

這個話現在就不能反著來說了,

不然就是說皇帝聖德不夠。

“殿下!”周經這個時候終於忍不住說話了,“邊關軍情是朝堂大事,不是說得贏就是有理的。將在外求取百勝,自然是仰賴皇上的聖德,這話不假。既然這樣,為何不換個一時的君子、為國的忠臣呢?難道殿下真的認為派一個德行有虧的小人是有利於朝廷、有利社稷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