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或許就是能量傳送?

黑球中心位置放置的是半透光的圓柱體,選用的是內部雜質非常多的超級鉆石。

純凈的超級鉆石是完全透光的,就像是玻璃一樣,所以才能夠在航天飛船上作為透光窗使用。

超級鉆石內部雜質時,被光照射就會散發七彩的光芒,主要是因為雜質對光的作用。

當雜質非常多的時候,光的反射、折射效果會非常的明顯,會讓打在上面的強激光能量變成向四周分散的光團。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更容易檢測。

如果太空中出現兩道傳播距離很遠的強激光,想要檢測到都是很不容易的,因為強激光的光柱本身很細,傳播距離遠也就意味著能量分散,就不容易被遠距離的熱感雷達捕捉到。

換做是光團就容易多了。

太空中出現一大片光團,直接就會被熱感雷達捕捉。

實際上,捕捉到光團的可不止是熱感雷達,地面上有些視野好的位置,能通過肉眼清晰的看到光點閃耀。

雖然光團出現的位置距離地面有15000公裏以上,相對來說還是非常遠的,比地球的直徑還要高出一些,但強激光的能量強度足夠高,再加上太空上沒有空氣、灰塵對於光的阻擋,兩道強激光的能量在同一個點上完全爆發出來。

西海市的天空上一片晴朗,市中心商業區的步行街上有很多人走動。

有人站在街邊背對著太陽的方向,忽然看到天上有一架直升飛機,也就朝著飛機掃了幾眼。

這時,就突然看到天上出現了亮點,就像是一個閃耀的星星,星星並不是一閃一閃,而是持續的閃亮,頓時驚訝的喊道,“那是什麽!”

旁邊都跟著看過去。

同樣的場景發生在西海市的很多地方。

有些人的運氣很不錯,他們正拍攝著藍天白雲,也就全程拍下了閃耀的光點,光點的持續時間有十秒左右。

好多人拍到以後放大了來看,想能知道具體拍到了什麽東西。

“好像是一顆非常亮的星星!”

“也可能是正對地球過來的流星,大白天都能看得見,有點兒可怕呀……”

“也許是飛船?比如,天航飛船?”

這個說法得到了很多人認可,因為天航飛船下方就會噴出強光,看起來可能就會和光點差不多。

……

阿邁瑞肯和歐洲等地的衛星部門,也通過太空上的熱感衛星捕捉到了能量爆發現象。

自從科技部門宣布會進行實驗以後,他們的衛星部門就專門派出足夠高度的熱感衛星,監控著種花家上空位置。

西部沙漠等無人區位置的上空,更是重點監測的區域,他們很清楚,一些高端技術研發的實驗都是在這片區域進行。

太空上出現如此清晰,影響力高達其功力的能量爆發現象,自然就會被第一時間捕捉到。

衛星部門馬上就把消息上報,然後繼續對能量爆發位置進行監控。

在短短三分鐘以後,六角大樓執勤人員就得到了消息,又過了三分鐘,正準備入睡的一號決策人,都被消息驚的爬了起來。

這個消息非常的意外。

在阿邁瑞肯方面看來,科技部門公布的新實驗進行前,他們肯定能收集到一些情報,比如,用於監測實驗進行的新衛星活動。

比如,負責收集實驗信息的飛船活動。

又比如,一系列實驗前的準備工作,畢竟是進行太空的實驗,動作會非常大。

科技部門公開的試驗高度,可是最低也超過一萬公裏的太空,地面進行的實驗不可能影響到這種高度,最有可能的是派出天航飛船輔助進行實驗。

一號決策人臨睡前還關注了一下天航飛船的動向,知道飛船還停靠在基地,才安心的去休息了。

“這怎麽可能呢?沒有一點先兆,太空就出現了能量爆發。”

“那可是影響幾公裏甚至更強的能量爆發,即便只是普通的光,也需要大型設備來制造……”

“光團是怎麽來的?”

“為什麽連一點消息都沒有?”

一號決策人召集人手討論了很久,但誰也說不出來什麽。

在沒有任何情報信息的情況下,太空中就突然出現了一個光團,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如果不是科技部門提前宣布進行實驗,他們可能會把其歸結在‘太空神秘事件裏’,又或者分析得出太陽某種活動和地球大氣、磁場碰撞的結論。

但是很明顯,光團是科技部門宣布的所謂‘新實驗’。

……

強S波研究基地。

基地一直都在衛星中心保持通訊,地面熱感雷達以及太空上的熱感衛星,也都第一時間捕捉到了光團爆發的位置。

其中心就是強S波薄層位置。

在衛星捕捉到位置以後,馬上就精密的計算起了強S波薄層的坐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