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型航天飛碟。王浩:不能落後啊!

航天局完成了登月計劃,也公布了下一個階段的目標。

他們並不只是去設定一個目標,也開始了相關的前期工作,要利用新科技方向的技術成果,自然就要和相應的機構進行合作。

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就是最重要的合作機構,因為最貼近航天領域的就是反重力技術。

航天局內部召開的會議,確定第一步要對於反重力技術、橫向反重力技術,以及超導電池等技術有個詳細的了解。

他們馬上就聯系了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以合作的方式派出團隊來到了西海大學,也提前邀請反重力中心參觀航天局。

航天局方面是希望得到專業的指導。

他們希望反重力中心能派出專業技術組來航天局,就能讓他們對於新技術有更多的了解。

當然,有求於人的情況下,第一步當然是派出團隊來西海大學。

陳佳禾是航天局參觀團領隊,他是系統科技司的副司長,四十三歲的年紀還能歸在‘年輕’上。

這也是他能作為領隊的原因。

航天局有意培養陳佳禾下一步計劃的負責人,因為下一步計劃需要用到很多新的科技,研究登月的‘老人們’有好多年紀大了,已經很難接受新科技了。

陳佳禾一行人來到西海有兩個目的地,一個就是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另一個就是超導材料研究中心。

一個反重力,一個超導。

兩者加在一起,代表了前沿科技發展的新方向。

王浩正關注著新實驗設備的制造情況,工作相對還是比較清閑的,他就去接待了陳佳禾一行人。

陳佳禾見到王浩也非常高興。

他們來的路上就討論過是否能見到王浩,答案是不確定的,他們可沒有資格要求王浩親自接待。

在見到王浩以後,陳佳禾一起走著就直接說道,“王院士,我們來的目的,你們應該清楚吧?我們想引入反重力技術,尤其是橫向反重力技術,就像是空艦飛碟那樣。”

“這種技術使用在航天領域,前景光明啊!”

“另外,我們還申請了超導電池技術,這項技術也非常重要,我們會對於這些新的技術進行一個全面的評估,看適合哪一一個方向領域……”

“火箭推動、登陸飛船,當然也少不了載貨飛船,我們下一個階段性的目標就是制造一艘大型的載貨飛船,爭取能擁有一次性把幾百上千噸的設備材料運送到太空或是月球的能力。”

陳佳禾說的非常認真。

他們覺得這個目標是非常偉大的,幾百上千噸以上的設備材料想要運送到太空實在太困難了。

其中最關鍵的是‘一次性’。

國際運載量最大的巨型火箭,運力也只剛超過一百噸,就已經是相當了不起的數字了。

在航天領域來說,載重越高難度就越高。

登月計劃曾經就卡在了火箭推力問題上,他們為此展開了超過十年的研發,投入了無數的人力物力才解決了問題。

現在已經有了最前沿的科技,橫向湮滅力場技術,但想要把技術應用在航天領域也有很多困難。

航天局內部做過很多的討論。

橫向湮滅力場技術最適合的就是火箭技術,也就是制造出能夠產生場地的火箭來,大大減小運載所需的動力,但必須要考慮一點——

成本。

成本是至關重要的問題。

現在絕大部分火箭用一次就廢棄掉了,所謂火箭回收技術遠遠稱不上成熟,大型火箭幾乎都沒有辦法回收。

橫向反重力技術要求很高,以此技術制造出來的火箭精度會變得更高,即便是使用火箭回收技術,從高空落到地面必定會損壞。

換句話說……

橫向反重力技術是很好,但用在火箭推動上成本實在太高了,根本是消耗不起的。

陳佳禾和王浩閑談中說起了問題,“這項技術用在火箭上,確實能夠大大提升載重量,但問題在於,不可回收性導致了高昂的成本,一次性運載一千噸,可能還比不上分十次運載。”

“你說得對。”

王浩表現出一副耐心聽的樣子,實際上,他就感覺陳佳禾是在‘烏拉烏拉’,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完全不感興趣。

大型運載火箭?

載貨飛船?

這些有什麽技術難度嗎?

現在已經有了空艦飛碟做樣本,飛碟下方加上個‘火箭助推器’,或者進行其他什麽設計,制造出超大載重的火箭或飛船,並不存在無法跨越的技術難關。

航天局所謂的‘下一個目標’,只不過是‘技術應用’而已,更重要的是,載貨飛船……

聽起來一點也不‘酷’!

陳佳禾似乎是看出了王浩的心不在焉,頓時也非常的郁悶,就讓氣氛顯得有些尷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