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想找出事故原因?做復刻實驗吧,再來一次爆炸!

阿邁瑞肯軍方F射線實驗基地發生的爆炸事故,總計造成9人死亡,37人受傷,超過100人存在嚴重核暴露的風險。

同時,還直接造成了超過5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在死亡和受傷的名單中,有13人是格魯姆湖計劃研究團隊的人員,另外的33人則是軍方聘用的科學家,分別來自核物理研究所、費米實驗室、加州理工大學磁化物理實驗室等機構。

其中最重量級的有四人,都是公認世界最頂級的物理學家,而影響力最大的則是普利爾。

普利爾以學者的身份,能被邀請擔任項目負責人,足以見得其學術影響力有多大,他是世界最頂級的物理學家,理論物理領域也有很多的貢獻,包括湮滅理論,也在頂刊發表過十幾篇論文。

哪怕是在格魯姆湖計劃項目組中,普利爾也是科學家群體中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在行政職位來說,普利爾就是第二人了。

科羅特·詹姆斯的個人影響力也很大,但主要是因為他發現了F射線,而在此之前他被庫博邀請擔任了實驗負責人。

在學術領域來說,詹姆斯比起普利爾還是要差很多的。

現在讓事故調查團隊頭疼的是,普利爾在實驗過程中當場死亡,而且還是距離爆炸最近、死的最慘的一個,其他的核心科學家要麽死亡、要麽受傷,能找到解釋是爆炸原因的,也只是實驗外的人物了。

比如,從事核物理研究的亞伯拉罕·傑斐遜,他的團隊負責提供核反應堆技術支持。

比如,鄧佳生,費米實驗室的電磁專家,負責外層的電磁設備。

比如,亞當斯·佩裏爾,他是工程師團隊的領頭人,直接負責各項設備的調試安裝。

調查團隊當即詢問了幾人。

亞伯拉罕·傑斐遜正慶幸自己逃過一劫,當時進行實驗的時候,他本來是近距離的在觀看,研究所忽然打電話進來,他見到設備正常運轉,外面也看不到什麽,就走出實驗室去接電話了。

現在他正無比感謝打來電話的主管費利佩。

在爆炸事故發生以後,亞伯拉罕馬上穿上了防輻射服,並到現場勘察了一下,面對調查該的詢問,他直接搖頭道,“我不清楚爆炸的原因。”

“現場的痕跡有很多核反應堆材料碎塊,我問了其他人,空氣中的輻射量只是中档,並不符合核爆炸的情況。”

“直白來說,這不是核爆炸,我非常肯定。”

“實際上,從理論上也是不可能的,我們所用的鈾豐度只有20%,只有材料豐度超過85%才可能發生爆炸。”

之後回答的是電磁專家鄧佳生,他說道,“我不知道原因,如果不是核爆炸,那麽爆炸似乎就是憑空產生的。”

“在爆炸前的幾秒鐘,我們只是測定到磁場設備溫度快速上升,那是內置核反應堆熱源逸出。”

“但這不是爆炸的理由,磁場設備最多產生電路問題,不會發生爆炸。”

亞當斯·佩裏爾全程參與了實驗,只不過他的參與方式是在監測室裏,不斷看著各項設備的參數。

他後怕的說道,“我現在無比慶幸是待在監測室,否則我也會……”他說著還深吸了幾口氣,“我們在實驗前進行的各種檢測都是正常的,在爆炸發生前的幾秒鐘,磁場設備出現問題。”

“我當時的第一反應就是,可能會出現核輻射泄漏的問題,完全沒想過會發生爆炸。”

“這根本說不通。”

他說著又談起了實驗過程,“當時磁場設備出問題,普利爾特別湊過去查看,我不明白他是要看什麽,但我當時提醒他不要靠近……”

“我的話還沒有說完……”

亞當斯·佩裏爾用力捂住了眼睛,嘆道,“那一幕真是太慘烈了,我真希望事情沒有發生過。”

“我想,(它)會永遠留在我的記憶裏。”

調查官聽著用力扯扯嘴角,他倒不是針對亞當斯·佩裏爾,而是想著實驗設備出現了問題,普利爾沒有第一時間走開,還湊近了去看設備情況?

“他……真的很偉大!”調查官好半天才感嘆一句。

他的助手則是補充說道,“或許用‘愚蠢’來形容也是對的。”

“總之,他已經死了。”

“我們不能批評一個死去的人,而且是一個著名科學家,只能說他很偉大……”

在一番詢問以後,調查團隊還是沒有能找出爆炸事故發生的原因。

他們也只能暫時記錄下來,等回去做報告以後,就申請讓幾個專業的科學家加入團隊,否則他們根本調查不出什麽。

……

如此重大的事故,消息根本是捂不住的。

一則是因為F射線研發基地周邊十幾公裏就是一個小鎮,小鎮的人都聽到了爆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