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研究盲點!依靠時間理論,解決光速限制?

“我早就說了……”

“我也是這麽想的,你們都不相信。”

“什麽幾年時間,一次實驗就夠了,王院士是什麽水平?那是正常人嗎?那是……神人!”

“……”

一大堆事後諸葛亮暫且不提。

第一次實驗就制造出了強湮滅力場,確實是非常振奮人心,實驗發現的意義也很大。

他們第一次使用金屬超導材料,以直流場力的技術制造出了強湮滅力場。

包括最初始的疊加力場技術,包括後來的直流強湮滅力場技術,實驗組一直以來使用的都是高壓混合材料,也只有在研究直流反重力技術的過程中,為了能夠制造出穩定的F射線發生設備,才使用過升階金屬超導材料。

金屬超導材料制造直流強湮滅力場,是湮滅力場技術的巨大提升。

一則,會讓設備更加穩定。

二則,金屬超導材料承載的電流強度更大,可塑性也非常強,就會讓技術擁有非常廣闊的提升空間。

首先就是材料布局問題。

他們只是做了一次實驗,即便是做了很多的設計論證,但布局肯定不是完善的,還可以繼續細化進行提升。

另外,他們還可以使用顆粒性材料技術,直接提升制造的湮滅力場強度。

後者和研究是相輔相成的。

現在實驗制造出了強湮滅力場,就可以讓合作的航空材料院,去制造CWF-018的微米級顆粒。

那麽就可以得到其外在的半拓撲構架模型。

半拓撲構架模型關聯反重力特性,也可以去分析直流強湮滅力場特性,來幫助完善材料的布局。

所以發現是非常重大的。

在實驗結束以後,實驗組很快得到了一系列檢測結果,也包括最重要的湮滅力場強度。

向乾生做了報告,“溫度193k,場力強度最高達到4.73倍率!”

“以此為基礎繼續完善材料布局,再加上顆粒性材料技術,就希望能提升到10倍率以上!”

他的話音鏗鏘有力,明顯帶著激動的情緒。

很多人都歡呼起來。

現在的實驗結果再去進一步研究,就可以制造出超越10倍率的強湮滅力場,而他們之前的設備則只能制造8倍率的力場。

這種提升幅度是難以想象的。

就像是國際湮滅理論組織,他們投入百億美元制造新設備,場力強度也只提升一倍率多而已。

在任何的技術領域,技術越高端提升就越困難。

現在他們似乎打破了這一常規,制造超過十倍率的強湮滅力場,似乎也不算什麽了,因為他們並不只是實驗一種材料。

CWF-018,只是最初始的材料。

之所以先實驗CWF-018,只是因為CWF-018是超導材料工業公司大批量生產的產品,生產相對更容易一些。

他們後續還要驗證很多材料,包括反重力測定表現好的025、028、035、041,等等。

王浩總結說道,“這是第一次實驗,就能制造出強湮滅力場,結果很好,但我們的工作還有很多。”

“現在只是剛剛開始,我希望後續還能夠發現更好的材料。”

“湮滅力場技術的提升,關系到很多的領域,這早已不是一種超前的科技,已經直接關聯到各個領域……”

“接下來大家要更積極一些……”

王浩不只是口頭上鼓勵大家,還決定給所有人頒發大額獎金。

科研人員也是正常人,也是需要生活的,直接頒發獎金的鼓勵比什麽都有效果。

……

地球的另一邊。

阿邁瑞肯的一號決策人,正在聽取和種花家核聚變研究有關的報告,他們有特別的消息渠道,能得知一些常規保密性信息。

作報告的是情報部門主管布魯斯通。

布魯斯通非常認真的說道,“他們的核聚變項目進入到大規模材料研究和設計階段,也就是說,他們的整體設計已經完成,並在理論上已經能夠實現。”

“他們在內部公開了幾個新的信息,那些都是保密信息,很可能和強湮滅力場有關。”

“我們能確定的是,他們不只是發現了一階鐵、鋰以及碳元素,還包括幾種其他元素,只是沒公布出來。”

“經過研究討論,我們認為他們的強湮滅力場技術又有提升,而且最低會超過10倍率……”

一號決策人聽的直抿嘴。

他們並不太關心核聚變項目的進度,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核聚變項目短時間是不可能完成的。

這種超大型的項目,想通過設計論證都需要幾年時間。

哪怕是研究一帆風順,能有十年時間制造出第一台核聚變發電設備,都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第一台核聚變設備制造出來也有很多的問題,後續要不斷的調試、修正,也會需要很長很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