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技術公開,王浩被冠以‘偉大’之名!

現代社會,能源就是一切的基礎。

過去幾十年時間裏,很多戰爭都和能源爭奪有關,直白來說就是對石油控制權的爭奪。

阿邁瑞肯把國家發行的貨幣——美元,和石油緊密的聯系在了一起。

石油美元影響了全世界。

這就能看出石油的重要性,也就是能源的重要性,而可控核聚變技術被認為會在未來,為人類發展創造源源不斷的能源。

任何一個國家掌握了可控核聚變,能獲得更加強大、穩定的能源。

可控核聚變利用的是核聚變的原理,通過粒子對撞獲得的能量十分巨大、穩定。

太陽就是直接的例子。

太陽的能量強大而穩定,持續不斷的影響整個太陽系。

如果能夠擁有這樣的技術,未來的多個領域就能得到快速發展,科技方面也肯定會突飛猛進。

另外,核聚變技術是沒有汙染的,產生的都是高效清潔能源。

現在所使用的絕大部分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氣等,都會增加二氧化碳以及有害氣體的排放。

當大量使用核聚變技術創造能源,對地球的生態環境是非常有好處的,人類也就能夠真正走上持續發展的道路。

種花家是世界能源進口大國,新的能源技術就被賦予了戰略意義,掌握核聚變技術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問題就在於,控制核聚變的難度太高。

全世界都知道可控核聚變的重要性,有很多科學家和大型團隊參與研究,也投入了海量的研發經費。

但是,一直到現在,核聚變控制依舊沒有多大進展。

其中被認為最有效約束核聚變的方式就是托卡馬克裝置,托卡馬克是一種磁約束來實現控制核聚變的環形容器。

但理論畢竟只是理論,磁約束確實可以控制核聚變,問題就在於,即便是在完善的磁約束狀態下,內部也會產生極高的溫度,根本沒有適合材料的容器,可以容納如此劇烈的反應。

這就是核聚變的難度之一——容器。

第二個問題則是在於高熱帶來的動力傳導問題,材料只是動力傳到的問題之一,其他還包括高能輸出所帶來的動力轉化率問題。

F射線裝置解決了一部分難題。

比如,容器。

強湮滅力場具有隔絕能量的作用,而反重力場能夠降低粒子活躍性,也就是直接降低反應速度。

兩者加在一起,就可以作為‘核聚變的場力容器’。

湯建軍一直從事核磁方向的研究。

過去幾十年時間裏,他投入了很大精力在核聚變的研究上,還帶領團隊制造出了小型的托卡馬克裝置。

在了解了強湮滅力場技術後,他堅信‘核聚變的場力容器’加上托卡馬克裝置,就能做到對核聚變反應的有效控制。

“兩個技術加在一起肯定沒問題。”

“研究是有希望成功的!”

“我們解決了大部分難題,已經可以開始研發了……”湯建軍不斷說著,希望核聚變研究能得到支持。

另一方面,也希望能說服王浩同意進行核聚變的研究。

那樣他至少能參與其中。

王浩肯定了湯建軍的說法,“湯院士說的沒錯,兩個技術加在一起,確實能解決大部分難題。”

“如果進行核聚變研究,就會要這種方式進行約束。”

第二決策人和徐老師都聽的心花怒放。

他們自然知道核聚變研究有多麽重要,若是能夠真正制造出核聚變約束設備,真正掌握了控制核聚變的技術,帶來的作用幾乎不可想象。

如果是其他學者提出同樣的看法,他們根本就不會放在心上,但是對待王浩必須要給予絕對信任。

核聚變技術的誘惑太大了。

接下來,他們和湯建軍站在了統一戰線,一起對王浩進行‘核聚變研發的勸說’,甚至許諾爭取每年超過千億的經費。

最後王浩還是搖頭拒絕。

他依舊是那一套說辭,“現在研究核聚變太麻煩了,耗費時間和精力不說,也有些得不償失。”

“如果有更好的材料,再讓設備的技術性更強、容錯率更高,到時候,才是開啟研究的好時機。”

“其實我們現在的研究,不管是湮滅力場還是材料,都是在為核聚變做技術積累。”

第二決策人和徐老師這才安心。

領導組結束了考察工作就返回了首都,回去的路上,第二決策人和徐老師一直坐在一起,話題已經從F射線、湮滅力場,轉到了‘暢想核聚變技術帶來的改變’。

首先,有了核聚變技術以後就能夠用來發電。

但發電只是暢想的一個方向,也是最沒意思的內容,他們談到了軍事、航天領域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