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飛速研究,強度定義,界限值與自然常數e

“設備上方的材料,檢測出了磁化反應?”

“這怎麽可能!”

“是真的,看看王善慶,那家夥高興的都成那樣子了!”

“我去看看!”

一群人圍住了王善慶,聽他說起磁化反應的檢測結果。

湮滅力場實驗的磁化反應檢測,所用到的材料是高純度的鐵金屬,材料中所含有的碳在0.01%以下。

過往無數次的實驗證明,鐵的磁化反應數值最高,唯一發現的一階材料,也只一階鐵。

王善慶興奮的說道,“我們剛才做了檢測。檢測時間是材料離開既定區域後的三十七秒,得到的數值是0.61T。”

“我也沒想到,竟然真的有磁化反應!”

“這說明什麽?”

他最後還問了一句。

周圍的人臉上都寫著震驚,他們面面相覷著,不知道該怎麽回答。

其實他們都知道檢測出磁化反應意味著什麽。

那就意味著設備上方的區域,很可能出現了微弱的強湮滅力場,就類似於最初檢測到此話反應的疊加力場。

但是,怎麽可能呢?

參與實驗的絕大部分人都認為,他們研究的是直流反重力技術,即便是實驗取得成功,制造出來的也是反重力場。

強湮滅力場?

無法想象!

問題就在於,設備內部材料布局是大家一起論證研究的,各個進入小組都有參與其中,他們分別負責自己部分的論證。

有的意見被采納了,有的則沒有。

一直到實驗開始之前,他們都就沒想什麽‘直流強湮滅力’,確定設備上方發現磁化反應現象,頓時有一種‘我們參與了研究,結果不知道研究的是什麽’的感覺。

“強湮滅力場不是要通過疊加力場制造出來嗎?”向乾生滿心震驚的喊了一句。

他說出了其他人的心聲。

所有人頓時看向了王浩,希望能聽一下王浩的解釋,王浩輕輕一笑說道,“過去我們花費了幾年時間,研究出一種制造反重力、強湮滅力場的方法,但湮滅力場方向的研究是全新的,不一定就只有這一種方法。”

“現在我們只是發現了另一種方法而已,或許還有其他方法。”

“從理論基礎上來說,常規環境下,強弱湮滅力場相互依存,但依存方式不是固定的。”

“這方面,我們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其他人思考著點頭。

從一項全新的物理角度上去思考,湮滅力場的研究只有幾年時間,不過只是剛剛開始而已。

原本他們掌握的技術,能夠制造出強弱湮滅力場,但不一定只有那一種方法。

現在只不過是有了新的方法。

這樣一想頓時就感覺豁然開朗,其他人也都激動和期待起來,他們迫不及待的進入到檢測工作中。

原地。

有些研究員不需要參與實驗,就只是遠遠站著看。

薛兵就是這樣。

他是航空集團派駐到湮滅力場團隊的代表,會給研究提供一些材料、制造上的幫助。

此時,薛兵盯著設備上方位置一動不動。

眼前的一幕超出了他的理解,他全程參與了設備內部的布局論證,也只是能明白自己小組工作的部分,還有很多自認為有幫助的建議被否決了。

結果……

現在直接制造出了類似於疊加力場性質的區域,可以稱作是‘弱化的強湮滅力場’。

怎麽可能呢?

薛兵都感覺像是做夢一樣,即便從開始就參與其中,他也沒有弄明白成功的原因,連結果都沒想到過。

劉雲利走過去拍了拍薛兵的肩膀,笑說道,“怎麽樣?服了吧?我早就和你說了,你剛來,現在要學的就是相信王浩院士。”

“說實話……”

他說著嘆了口氣,“我也想完全弄懂原理,為什麽實驗會成功?為什麽會發生這種現象,但是很難啊!”

“湮滅物理太復雜了。我們只能以結果結合底層邏輯進行思考。但是,實驗物理,一般是以實驗驗證理論,次序顛倒了……”

“知道為什麽嗎?”

薛兵聽到劉雲利的說法,頗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他就是覺得參與研究過程怪怪的,確實是因為‘次序顛倒’,馬上追問了一句,“為什麽?”

劉雲利指了指自己的腦袋,“智商!”

“如果沒有王浩院士,讓我們以常規方法進行實驗,估計走到這一步需要幾個月、一年?甚至更久!也許研究到一半兒就放棄了。”

“有王浩院士帶領,很快就有了發現,但是我們的頭腦完全跟不上,根本理解不了……”

“所以我才說,聽王浩院士的就好了,像是咱們這種普通人,想跟上王浩院士的節奏……難於上青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