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學術派系之爭!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面對十年罕見的棘手問題,路易斯·約翰遜當然不能自己做決定。

他趕緊把事情上報了主編索洛恩。

索洛恩是《科學-物理》的主編,也是《科學》雜志核心人物之一,他對於國際物理的風向的把握還是很精準的。

‘風向’說的並不是學術方向,或是研究方向,某種程序上可以理解為‘政治方向’。

科學家有國別,學術也是有國別的。

國際各領域的科學技術,一向都是以歐美為主導的。

最近幾年時間,受到王浩個人成就的影響,數學領域和物理領域的主導權產生了變更。

物理領域來說,影響最大的就是超導科技領域以及理論物理。

超導科技領域,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因為超導相關的半拓撲理論基本趨於完善,自然也沒辦法改變什麽。

理論物理就不一樣了。

湮滅理論取代弦理論,成為了國際物理界最重大的物理理論。

湮滅理論是王浩個人創造出來的,他也塑造了湮滅理論的基礎,並提供了理論發展的平台,讓更多的物理學家參與進來。

過去的兩年時間裏,湮滅理論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出了很多領域內的研究,相關的研究論文就有幾千篇。

當一個物理理論迅速發展,並且快速擴大的時候,內部自然就會形成‘學派’。

國際上逐漸形成了湮滅理論的兩大學派。

一個就是以王浩為首的東方派,另一個則是相對有些松散的歐美派。

目前,兩大學派並沒有出現學術方向上的分歧,都是以王浩所塑造出的基礎做研究,但相互之間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

比如,有些學術期刊一直在統計,東方派有多少篇湮滅理論相關的論文,總計影響因子有多麽大;歐美總計有多少篇論文,總計影響因子有多大。

現在依舊是東方派占據絕對優勢,因為王浩的研究論文影響力非常大,他一個人甚至超越了整個歐美派。

但是,歐美派參與研究的學者,無論是數量還是水平都要強一些,他們也正在慢慢的趕上。

湮滅理論的研究,東方派和歐美派的競爭,就是國際物理界的‘政治方向’。

索洛恩很清楚‘政治方向’的重要性,歐美派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希望重新掌控物理理論研究方向的主導權。

在得知帕森斯和王浩同時投稿論文,並且研究內容產生直接沖突後,他馬上就知道該怎麽做了。

首先,王浩的論文肯定是要發表的。

帕森斯的論文並不是直接被打回,而是進入正常的審稿流程,也就是讓同行進行評審。

如果論文沒有明顯的問題,就可以給予通過正常進行發表。

索洛恩做出決定後,還提點了一下路易斯·約翰遜,“當然不能駁回帕森斯的論文,萊德利·帕森斯是最有影響力的湮滅理論學者之一。”

“這是暗物質的研究。”

“弦理論也有暗物質的解析,但沒有人能證明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

“你明白了嗎?”

路易斯·約翰遜思考著恍然大悟,“不管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我們都沒有辦法驗證。”

“所以正常進行評審,正常進行發表,對吧?”

索洛恩搖頭道,“你還是沒有把握關鍵因素,最重要的是,帕森斯是佛羅裏達州立大學的教授。”

“如果這篇論文出自東方學者,我們就可以直接駁回,因為它和王浩的研究是對立的。”

“但是,帕森斯不是東方學者,而且個人也很有影響力。”

“所以,增加一篇不能夠被證明的理論研究論文,又有什麽關系呢?”

這下約翰遜明白了。

……

帕森斯的論文水平還是很高的,其中的數學構架、邏輯框架都沒有任何問題,也和現有的物理不沖突,並且是急於湮滅理論做出的研究。

它的論文不只是通過了同行評審,而且得到的評價還非常高。

哈佛大學的著名理論物理學家格雷格·豪爾森,評價說道,“這一篇研究,對暗物質進行了深入解析,解答了一些之前不能解釋的問題。”

“研究對於湮滅理論的發展有重大意義……”

格雷格·豪爾森個人還是很有影響力的,他是宇宙論的支持者,也做過弦理論的研究,後來則是專注於量子場論方向,並站在了弦理論的對立面。

現在他轉而研究起了湮滅理論。

換句話說,格雷格·豪爾森從事過很多方向,他不具備學術的忠誠性,也只是把物理理論的研究當成工作而已,但最重要的是,不管是宇宙論、弦理論、量子場論,還是湮滅理論,他都發表過頂級期刊的學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