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國際沸騰,實現應用的可能,阿邁瑞肯要來做交換?

《超導研究迎來突破性進展:超導定律與臨界常數!》

《最年輕的菲爾茲得主,發布震撼世界的凝態物理成果!》

《自然雜志公布最新研究:計算超導臨界溫度!》

《21世紀,超導最重磅成果,即將引領科學界的瘋狂!》

《從今天起展望,科技騰飛!》

《王浩的新成果: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已被預訂!》

……

……

王浩在《自然》雜志刊登的論文,引發了科學界的廣泛關注,得到了大量機構和科學家認的認可後,很多科技媒體都做出了報道。

其他媒體也跟著做出了報道。

報道數量以指數型增長,短短不到一天時間,就占據了大量的新聞版面,引發了來自全世界的關注。

好多人看到新聞,一時間不明白發生了什麽,仔細一看才知道是超導的研究有了進展。

他們最開始還覺得沒什麽,因為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有一則科技的突破被報道,內容大多數都是看不懂的。

有關超導的研究也是如此,相關的進展早已脫離了普通人的理解範疇。

比如,拓撲超導材料。

拓撲超導材料就是近十年來凝態物理領域關注的焦點。

這種材料被認為可以廣泛用於量子計算機,而無論是拓撲超導材料還是量子計算機,似乎都和普通人的生活無關。

當新聞真正火熱起來以後,也就有很多媒體開始進行了科普。

科普內容簡單的總結就是,“這個超導的最新成果,可以大大提升人類對超導理論的認知,會引領實現超導領域技術的突破。”

再繼續總結,就是,“超導技術迎來騰飛,人類科技即將迎來第四次革命!”

媒體上有很多科普的報道,包括超導技術騰飛以後,人類科技發生什麽樣的改變。

比如,和電有關的科技,都會迎來大大的提升。

比如,磁懸浮將會成為未來的首選交通工具。

比如,能源供給不再是問題。

等等。

《新華青年報》報道中的一句話,說明了超導技術發展會帶來的改變,“超導技術的騰飛將會改變現有的科技格局!”

超導技術實在太重要了。

在能源供給上來說,大部分電力還是就近使用,因為電力運輸造成能源損耗非常大,距離越遠損耗就越大。

如果能研發出常溫的超導材料,國內生產的電力直接運送到歐洲,都沒有任何問題。

這會直接改變能源邏輯。

另外,很多和電有關的技術都會飛速進步。

比如,最常見的電子產品。

電子產品好多技術都不需要在關注,只關注產品性能就可以了,因為超導的狀態不會損耗能量,也就不會帶來一系列諸如發熱、效能低等影響。

在導體處在超導狀態的情況下,就連磁力都是無法穿透的,就導致一些技術不會再有優勢,而另一些似乎沒有‘實用價值’的技術,可能會突然間崛起。

這就是一項跨層次技術,帶來了科技邏輯的改變。

在媒體不斷的報道中,輿論也出現了大量討論聲,“這個最新的研究簡直就是BUG,利用公式計算出超導材料的臨界溫度,實驗都根本不用做了。”

“這還是王浩大神做出的研究,大神,不愧是大神啊,換到了物理領域,也同樣能完成諾貝爾級的成果。”

“不,超越諾貝爾級!”

“過去幾十年,有好多物理學家都依靠超導理論機制研究拿到了諾貝爾獎,而他們的研究肯定趕不上這一個!”

“這個研究再怎麽重視也不為過,直接等於是開創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

“你們說的都太專業了,我看了很多科普報道,現在最期待的就是能開上一輛磁懸浮汽車……”

“樓上,不用期待,等真的出來了,你也買不起!”

……

在大量媒體做出報道的同時,全世界很多的專業機構,也在對於王浩的最新成果進行研究。

每一個機構都非常感興趣。

就像是輿論方面的討論一樣,王浩的研究開創了一個超導機制研究的新方向,甚至可以說會成為主要方向。

他的研究把理論和應用直接聯系在了一起。

之前的超導理論機制研究,似乎和應用沒有任何關系,仿佛就是兩個領域的內容。

他的成果是顛覆性的。

很多機構也希望能從王浩的研究找到新的方向,而他們要做的就是,去了解王浩研究的核心是什麽。

王浩公開的成果論文中,對於自己的研究進行了說明,是以微觀形態,數學上來理解就是‘新型幾何’為核心的。

在一些科技媒體的報道中,新型幾何已經被命名為‘王氏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