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評審陳建林,王浩:報告要麽造假,要麽有人提供數據

自然科學基金會那邊的工作並沒有結束,正常第二天還是要過去,接下來連續幾天,都會針對後續的研究進行討論。

一直等到下個星期,還會有其他兩家機構來,一起討論項目的成果問題,在進行後續研發的正式會議。

這個過程還是很必要的,一項新的研究必須經過詳細的論證。

參與項目方,也必須要了解具體研究內容,再加上保密性相關的考慮,就會讓研究變得更復雜。

不過王浩已經答應王基銘過去當評審,後續兩天的工作就交給何毅負責了。

其實物理實驗室只是參與方,在保密和後續研究方向上,也沒有太大的發言權,同時也沒有什麽建議,只要項目能申請下來,繼續進行研究就可以了。

所以,何毅過去只是做個記錄。

晚上的時候,王浩和何毅、肖新宇以及顏靜說起了這件事,何毅還感覺很有壓力,他面對那些專家、院士可沒有王浩的從容,也能提一些建議、想法,但大多數時間都只能旁聽。

王浩不在意的說道,“記下來就行了,正式會議要下周才開始。”

“這些天,每天去一趟,等於就是過去打個卡,他們商量什麽都沒關系。”

這句話讓何毅放心了。

第二天早上七點鐘,武鋼研究院派來了專車,王浩吃了個早飯就過去了。

酒店距離研究院也不是太遠,半個小時差不多就到了。

到了研究院的正門時,王基銘、丁宗權,還有其他人已經等在那裏了。

王浩下了車就看到呼啦啦的一群人。

有個五十多歲,頭上有些謝頂的中年人走到最前面,他主動和王浩握手道,“王教授,第一次見面,你的大名已經如雷貫耳了!”

“真沒想到,能在這裏看見你,我聽王院士說起的時候,都真是驚訝了,這一趟首都是沒白來啊!”

王基銘在旁邊介紹道,“這是武鋼集團副總經理,吳林龍。”

“你好、你好!”

王浩和吳林龍握手,之後又分別和其他人握手,隨著一個個的介紹,他有點明白為什麽王基銘非要自己來了。

這個陣仗估計是有壓力了。

吳林龍是武鋼集團的副總經理,職位已經非常高了,可以說就是武鋼集團中,最有權利的幾個巨頭之一,排名能進入前十,甚至是前五名。

另外,還有一個鋼鐵以及相關制造業發展中心的總經理張小弟,也是武鋼集團的部門負責人之一。

其他還包括前東港大學副校長夏榮,兼任武鋼集團的高級技術顧問,身上還掛著鋼鐵協會委員、國際鋼鐵行業總會理事等,聽起來似乎高大上的職務。

謝克華,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武鋼集團獨立董事,身上還掛著石油化工、煉化集團的董事、副董事職位。

前來的四個人都和武鋼集團相關,其中三個相關性非常強,最後一個只是獨立董事,但個人也是相當有影響力的。

一群人熱情的把王浩迎進了研究院,中途就是說起歡迎王浩的到來,還說能邀請王浩擔任項目評審,就更能體現出評審的公正以及權威性。

等等。

一堆吹捧的話說出來,具體有幾分真、幾分假就很難判斷了。

王浩一直都在聽著好話,但他能體會到研究院的交鋒。

吳林龍、謝克華等人,和王基銘肯定不是一路人,否則他們不可能來插手本來歸屬研究院負責的項目。

事實上,也是如此。

“你來當評審,他們無話可說。”

接待室裏,王基銘小聲對王浩說道,“你是頂尖的數學家,還對研究院的研發做出過貢獻,來擔任特邀外聘專家,他們能說什麽?”

“如果不讓你加入,就肯定是有問題的。”

“我昨天說起的時候,就能看出那個張經理很不願意,但是他說不出什麽。”

“現在這個項目搞得好像都分裂了,我們研究院都對他們很有意見,但是也不可能因為一個項目翻臉。”

王基銘嘆氣的說著。

這個項目對於彭輝、陳建林,肯定都非常的重要,但對於武鋼研究院來說,也只是項目中的一個而已。

王基銘繼續說道,“陳建林這家夥的人脈是真廣,沒出這件事,我還真不知道,他能請動這麽多人。”

“我對他沒什麽意見,但主要是這種做法很讓人難受。”

王浩理解的點了點頭,本來是研究院負責的項目,結果其中一個競爭人請了外援,就導致研究院都沒有自主權了。

所以研究院方面大部分都是支持彭輝的,但研究院實在太大了,裏面也有很多派系,即便是王基銘也無法一手掌控。

其中只有幾個人傾向於陳建林,再加上來的四個人,彭輝的形勢也很不好。